[實用新型]一種虹吸式排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45809.3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278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雨湃建筑節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04 | 分類號: | E04D13/04;E04D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 地址: | 20008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雨水控制 控制罩 立管 雨水排放 懸臂管 虹吸式排水系統 本實用新型 排放管 雨水斗 緩流 限流 倒梯型結構 屋頂結構層 屋面結構層 單元安裝 單元連接 洪澇災害 交錯分布 快速排水 水平設置 排水量 出水口 進水孔 可控制 下端面 側壁 負壓 沙斗 梯型 余壓 接管 超標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虹吸式排水系統,包括若干個雨水控制單元、雨水排放單元、懸臂管和立管;雨水控制單元分別通過接管與雨水排放單元連接;雨水控制單元安裝在屋頂結構層上,雨水控制單元與水平設置的懸臂管連接;懸臂管與立管連接;雨水控制單元包括雨水斗和控制罩;雨水斗的正上方設有所述控制罩;控制罩下端面安裝屋面結構層內,控制罩為倒梯型結構,控制罩包括限流罩和沉沙斗;限流罩的頂部和側壁上設有梯型進水孔,雨水排放單元包括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立管內設有若干個緩流塊;緩流塊交錯分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保證快速排水的同時可控制排水量,防止洪澇災害;減少了系統立管出水口的余壓和流速,防止出現負壓超標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虹吸式排水系統,尤其是一種屋面上的虹吸式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虹吸式排水系統滿足了現在建筑的雨水排放要求,在降雨初期,屋面上的雨水深度較淺時,雨水利用重力的原理進行排水,當降雨量增大后,屋面上的水位達到一定的高度時,雨水斗會自動隔斷空氣,從而產生虹吸,排水系統進行高效的排水。
但目前的虹吸式排水系統中還在存在一些缺陷,為減少屋面漏水幾率,減輕屋面防水壓力,虹吸排水系統需快速將屋面上的水排出;同時,在常年平均降雨量較大的地區,若虹吸排水系統只以快速排水為目的,雨水的排放通過虹吸系統得不到控制,雨水大量快速排出,很容易造成城市內澇災害。此外,有的建筑高度太高,由立管排出的水余壓和流速都相對較大,會造成虹吸排水系統中的負壓超標,排水系統不能正常排水,同時,對地面的沖擊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虹吸式排水系統,在保證快速排水的同時,還可以控制排水量,防止洪澇災害。同時,減少了系統立管出水口的余壓和流速,防止出現負壓超標的情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虹吸式排水系統,包括若干個雨水控制單元、雨水排放單元、懸臂管和立管;所述雨水控制單元分別通過接管與所述雨水排放單元連接;所述雨水控制單元安裝在屋頂結構層上,所述雨水控制單元與所述水平設置的懸臂管連接;所述懸臂管與所述立管連接;
所述雨水控制單元包括雨水斗和控制罩;所述控制罩設于所述雨水斗的上方;所述控制罩下端面安裝在屋面結構層內,所述控制罩為倒梯型結構,所述控制罩包括限流罩和沉沙斗;所述限流罩和沉沙斗一體成型;所述沉沙斗安裝在所述限流罩的下方;
所述限流罩的頂部設有進水孔;所述限流罩的側壁上設有梯型進水孔,所述梯型進水孔包括截面積不同的第一進水孔和第二進水孔;
所述沉沙斗為倒梯型結構;
所述雨水排放單元包括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排放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懸臂管連接;
所述立管內設有若干個緩流塊;所述緩流塊交錯分布。
優選的,所述第一進水孔的截面積D1大于所述第一進水孔的截面積D2;所述第二進水孔位于所述限流罩的外側壁上。
優選的,所述緩流塊高度各不相同。
優選的,所述雨水斗上設置一整流罩。
優選的,所述第二排放管上設置安全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雨湃建筑節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雨湃建筑節能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458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筑工地用帶有水循環降溫裝置的板房
- 下一篇:一種海綿城市蓄水循環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