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42713.1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303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海;趙冬一;毛仲;靳國青;張玉;黃杰;何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金牛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T4/16 | 分類號: | H01T4/16;H01T4/20;H01T1/02 |
| 代理公司: | 南陽市智博維創專利事務所 41115 | 代理人: | 楊士鈞 |
| 地址: | 47475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腔室 滅弧 防雷 內置電極 絕緣子 串聯 本實用新型 安裝金具 穿刺線夾 防雷裝置 電極 金具 電路 規模化生產 底部連接 雷電防護 運行維護 制作工藝 低成本 免維護 主間隙 體腔 支撐 維護 | ||
1.一種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被保護電路絕緣子底部連接的安裝金具和通過所述安裝金具支撐的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所述被保護電路絕緣子頂部設有穿刺線夾電極,所述穿刺線夾電極和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之間設有串聯主間隙;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兩端分別設有端部金具,且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內部設有多個內置電極,每相鄰兩個內置電極之間形成一氣體腔室,其中兩個位于端部的內置電極分別與其相鄰的的端部金具連接;所述內置電極在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本體內部通過絕緣層封裝,其中所述內置電極與所述氣體腔室連接處裸露,使各相鄰內置電極之間形成多個空氣微間隙串聯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內部在所述內置電極下方設有絕緣棒,所述絕緣棒兩端分別與所述端部金具連接,為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提供機械強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內部的空氣微間隙數量不少于5個,且所述空氣微間隙距離為0.5mm~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電極設為球形、圓柱形、或盤形,采用不銹鋼、石墨、銅或鎢鋼材料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電極采用球形的直徑為4mm~12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腔室呈圓柱形或長方體,且所述氣體腔室具有單端開口,所述單端開口設于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采用高溫模壓或注射工藝硫化成型,使用高溫硫化硅橡膠、液體硅橡膠、聚乙烯、聚氯乙烯、或尼龍材料制成。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棒為玻璃纖維增強環氧樹脂棒、玻璃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棒、或玻璃纖維增強尼龍棒。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棒兩端分別與所述端部金具采用壓接連接或螺紋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滅弧防雷本體的兩端金具采用鑄鋼、鋁合金或不銹鋼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金牛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南陽金牛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4271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