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下端可伸縮式移液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41920.5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078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鳳英;張國春;任有良;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商洛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L3/02 | 分類號: | B01L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魏秀枝 |
| 地址: | 7260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端 伸縮 式移液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液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下端可伸縮式移液器。
背景技術
移液器在取液時,隨著容器中液體體積的減少,溶液的液面隨之降低,受到目前移液器下端長度及直徑的限制,當容器(試管、離心管、容量瓶等)中溶液較少時,使用移液器就無法順利移取溶液。
為了取樣,不得不將溶液倒入到另一廣口容器中才能繼續使用移液器,會增加溶液污染的幾率,因此,本發明旨在改進目前的移液器,使之具備下端可伸縮功能的移液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下端可伸縮式移液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移液器在使用過程中受到限制,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下端可伸縮式移液器,包括移液器主體、第二伸縮管和止動塊,所述移液器主體的下端設置有連接口,且連接口通過螺紋與第一伸縮管的上端相連接,所述第二伸縮管通過密封圈穿插在第一伸縮管的內部,且第一伸縮管的下端通過螺紋與固定帽相連接,所述止動塊設置在第一伸縮管內部的上端,且止動塊的上方設置有密封墊。
優選的,所述第一伸縮管內孔的直徑大于第二伸縮管的外壁直徑,且第一伸縮管的中心線與第二伸縮管的中心線重合。
優選的,所述固定帽包括通孔,且通孔位于固定帽的中心位置,通孔的直徑大于第二伸縮管的外壁直徑。
優選的,所述第二伸縮管包括凸環和凹槽,且凸環位于最下端凹槽的下方,凹槽與凸環平行安裝。
優選的,所述密封圈一共設置有兩個,且密封圈與第一伸縮管的內壁垂直安裝。
優選的,所述止動塊的內孔直徑小于第二伸縮管的內孔直徑,且止動塊到第一伸縮管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二伸縮管的長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下端可伸縮式移液器,在移液器主體的下端設置有第一伸縮管和第二伸縮管,起到調節移液器主體下端長度的作用,將第一伸縮管與連接口采用螺紋連接,起到使第一伸縮管與連接口固定連接的作用,且第一伸縮管上設置有密封圈和止動塊,起到使第一伸縮管與連接口之間密封的作用,并且止動塊可防止第二伸縮管完全伸入到第一伸縮管的內部,有利于第二伸縮管在第一伸縮管內部的伸縮,在第二伸縮管上設置有密封圈,起到使第一伸縮管和第二伸縮管之間密封連接的作用,有利于該下端可伸縮式移液器的使用,在第一伸縮管的下端設置有固定帽,且固定帽上通孔的直徑大于第二伸縮管的外壁直徑,起到與第二伸縮管上凸環配合使用的作用,可防止第二伸縮管從第一伸縮管內拉出,有利于第二伸縮管在第一伸縮管內的滑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伸縮管和第二伸縮管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A節點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B節點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移液器主體,2、連接口,3、第一伸縮管,4、固定帽,401、通孔,5、第二伸縮管,501、凸環,502、凹槽,6、密封圈,7、止動塊,8、螺紋,9、密封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商洛學院,未經商洛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419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