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消化內科通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40182.2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375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郭寶中;李璐璐;彭紅;張亞林;劉寬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M3/02 | 分類號: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明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 地址: | 450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囊 進水管 自適應 外進水管 出水管 本實用新型 消化內科 通便器 水壓 卡槽 連通 讓位 膨脹 表面設置 封堵部件 水壓變化 出水口 進水口 變小 隔層 匹配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消化內科通便器,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以及封堵部件,所述進水管包括外進水管和內進水管,兩者之間設置隔層,所述外進水管和內進水管分別套裝于出水管內側;在所述出水管表面設置有水囊讓位卡槽,在水囊讓位卡槽內匹配安裝有自適應水囊;所述外進水管與自適應水囊的進水口連通,內進水管與自適應水囊的出水口連通。本實用新型將進水管與水囊結合的方式,當水壓增大時水囊膨脹體積隨之增大,當水壓變小時水囊也隨之變小。從而水囊能夠根據進水管水壓變化實現自動調節的作用,達到根據實際情況自適應膨脹的使用效果。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效果非常好,適合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治療便秘與痔瘡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消化內科通便器。
背景技術:
因為飲食不節,生冷,辛辣而致腸胃受損,加之久坐,慢性腹瀉,長期便秘等導致消化系統疾病,進一步會致濕熱內生,氣血運動不暢,引起痔瘡。針對便秘消化性問題,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采用灌腸通便,簡易的方式是先要準備好 500CC 的溫開水,放在一個小袋子里面。這個小的水袋,通著一根細水管,水管的頭上接了一個肚管,由患者把這肚管通到自己的肛門內部適當的位置,然后再由醫務人員操作,把水袋中的溫水,緩緩擠壓,讓溫水注入肛門內,這種粗糙的灌腸通便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也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目前有使用專用工具進行灌腸通便,但對于具有痔瘡的消化疾病患者,還沒有合適有效的醫療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目前現有灌腸通便工具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和壓力自動調節的消化內科通便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消化內科通便器,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以及封堵部件,所述進水管包括外進水管和內進水管,兩者之間設置隔層,所述外進水管和內進水管分別套裝于出水管內側;在所述出水管表面設置有水囊讓位卡槽,在水囊讓位卡槽內匹配安裝有自適應水囊;所述外進水管與自適應水囊的進水口連通,內進水管與自適應水囊的出水口連通。
所述出水管的內端設置有錐形體,錐形體的尖端中心設置有分散的多個排水口,同時在錐形體根部設置有均布的多個回水口,各回水口連通于出水管。
在所述外進水管和內進水管的外側壁設置有沿軸向突出的定位支撐筋。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進水管與水囊結合的方式,當水壓增大時水囊膨脹體積隨之增大,當水壓變小時水囊也隨之變小。從而水囊能夠根據進水管水壓變化實現自動調節的作用,達到根據實際情況自適應膨脹的使用效果。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效果非常好,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外進水管,2為出水管,3為水囊讓位卡槽,4為自適應水囊,5為隔層,6為進水口,7為出水口,8為內進水管,9為錐形體,10為排水口,11為回水口,12為排污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消化內科通便器,進水管套裝于出水管2內側,最好為同心套裝關系,其間可以設置支撐筋,例如在進水管外側設置有突出的軸向支撐筋,以便其在外套管內能夠定位。
封堵部件采用環形水囊,環形水囊的內側含有進水口6和出水口7。
進水管包括外進水管1和內進水管8,兩者之間設置隔層5。
在出水管2表面設置有水囊讓位卡槽3,在水囊讓位卡槽3內匹配安裝有環形水囊,該環形水囊為自適應水囊4。外進水管1與自適應水囊4的進水口6連通,內進水管8與自適應水囊4的出水口7連通。
出水管2的內端設置有錐形體9,錐形體9的尖端為球面,球面中心設置有分散的多個排水口10,同時在錐形體9根部設置有均布的多個回水口11,各回水口11連通于出水管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科技學院,未經黃河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401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