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粉塵燃燒危險性的分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36115.3 | 申請日: | 2017-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88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霍明甲;吳保意;張玉霞;張會光;王雙全;王亞琴;黃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5/54 | 分類號: | G01N25/54;G01N3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張惠明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塵 燃燒 危險性 分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塵燃燒危險性的分級裝置。
背景技術
1987年3月15日,哈爾濱亞麻廠發生特大亞麻粉塵爆炸事故,死亡58人,受傷177人,直接經濟損失880多萬元。2010年2月24日,秦皇島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車間發生了淀粉粉塵爆炸事故。事故發生時,現場共有107人。事故導致2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773萬。
2014年8月2日,江蘇昆山市開發區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汽車輪轂拋光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導致75人死亡,185人受傷。
上述事故案例均為生產企業生產車間分散的粉塵造成的爆炸事故,由此可見粉塵爆炸不容忽視,而實際生產過程中及大眾的認識層面,往往被拿來與危險化學品做比較,對于粉塵本身講不屬于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范疇,按照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標準也不屬于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具有嚴格、詳細的危險性分類分級標準,而粉塵僅有相關的測試標準,缺少燃燒爆炸危險性分級標準。本實用新型為評價粉塵燃燒危險性大小的分級方法。經過國家標準及專利檢索發現,目前實驗室用于測試粉塵相關參數的標準有GB/T16425-1996《粉塵云爆炸下限濃度測定方法》、GB/T16426-1996《粉塵云最大爆炸壓力和爆炸指數測定方法》、GB/T16428-1996《粉塵云最小著火能量測定方法》、GB/T16429-1996《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測定方法》、GB/T16430-1996《粉塵層最小著火溫度測定方法》。上述標準均為粉塵的相關參數測試,但并沒有一個標準涉及粉塵是否可燃的判定依據,以及可燃性粉塵的燃燒危險性分級,這給實際生產、安全監管及消防監管帶來了困難。而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進行相關專利檢索,檢索結果未檢出粉塵燃燒性分級相關的專利。
在現有的標準體系內粉塵是否可燃缺少測試及判斷標準,而對于可燃粉塵,又缺少其危險性大小的分級依據,這給廠房建設、安全評價、粉塵作業等環節造成了困惑,也給消防、安監等執法部門帶來了困難。本專利主要用于解決上述問題,通過測試粉塵是否可燃以及粉塵的燃燒傳播性,建立以粉塵傳播性為依據的粉塵燃燒性等級分級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粉塵是否可燃缺少測試及判斷標準、對于可燃粉缺少其危險性大小的分級依據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粉塵燃燒危險性的分級裝置。該裝置具有可以界定粉塵燃燒危險性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粉塵燃燒危險性的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粉塵可燃性測試設備和可燃性粉塵燃燒傳播性測試設備;所述粉塵可燃性測試設備由陶瓷耐火防風圓筒、弧形樣品承載器、點火控制器組成,點火器位于點火控制器的點火端;可燃性粉塵燃燒傳播性測試設備包括數據監測系統、加熱控制系統和燃燒室,燃燒室內設置至少1根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數據監測系統相連,燃燒室內設有加熱棒,加熱棒與加熱控制系統相連。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點火器為鉑絲。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點火器直徑1.0mm,長度86mm,電流30A。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燃燒室內設置至少3根溫度傳感器,為K型,分別位于樣品的底部,中央,頂部。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燃燒室為防爆玻璃管,電阻絲位于玻璃管底部。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自動控制器上設有加熱按鈕。
本專利中:
(一)粉塵可燃性測試的具體步驟:
1)將干燥、過篩后的待測樣品,制備成粉帶后裝入弧形樣品承載器;
2)將裝好樣品的承載器放入陶瓷耐火防風圓筒內;
3)點火控制器用于控制點火器的點火及機械臂的升降;
4)點火,待熱電偶檢測到溫度達到目標溫度時,點擊機械臂的升降按鈕,將點火器放下,接觸待測樣品的一端,同時自動控制器自動倒計時,觀察樣品燃燒狀態,并記錄測試現象,倒計時結束后,儀器自動升起停止加熱,并升起機械臂;
(二)粉塵燃燒傳播測試的具體步驟:
1)用棒狀物體將鎳/鉻電阻絲彎制成加熱線圈,將加熱線圈安裝在燃燒室底部的封端上;
2)開啟數據監測系統,并安裝好溫度傳感器;
3)調試加熱控制系統電源加熱,確定電阻絲工作正常;
4)將制備好的待測樣品裝入燃燒室中;
5)裝填樣品后,開啟加熱控制系統電源加熱,同時數據監測系統記錄時間與熱電偶的溫度曲線;
6)根據測試所得的溫度曲線計算粉塵燃燒傳播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361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餾程測定儀的按溫度分段回收裝置
- 下一篇:新型緩流式堿濃度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