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炒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35261.4 | 申請日: | 2017-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181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翠英;莊凱;胡剛;常繼彬;嚴利;鄧青華;趙明;吳鵬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L27/00 | 分類號: | A23L2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蘊博君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鄭勇 |
| 地址: | 401331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炒鍋 火鍋底料 攪拌裝置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溫度傳感器 重量傳感器 炒制裝置 電氣連接 加熱裝置 投料裝置 底座 本實用新型 攪拌部 伸入 計算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炒制裝置,屬于火鍋底料生產領域。它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裝有炒鍋,炒鍋的下方安裝有加熱裝置,所述炒鍋的上方設有投料裝置、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部伸入炒鍋,所述炒鍋上設有用于感應炒鍋溫度的溫度傳感器、用于感應炒鍋重量的重量傳感器,還包括電氣連接的計算機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所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分別與所述加熱裝置、投料裝置、攪拌裝置、溫度傳感器以及重量傳感器電氣連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火鍋底料生產領域,涉及一種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炒制裝置。
背景技術
火鍋是人民大眾喜愛的傳統飲食之一。火鍋的品質主要取決于火鍋底料的重量,傳統的火鍋底料大多是采用半自動攪拌的模式炒制而成,存在著生產效率低、重量標準不統一、易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炒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炒制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裝有炒鍋,炒鍋的下方安裝有加熱裝置,所述炒鍋的上方設有投料裝置、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部伸入炒鍋,所述炒鍋上設有用于感應炒鍋溫度的溫度傳感器、用于感應炒鍋重量的重量傳感器,還包括電氣連接的計算機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所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分別與所述加熱裝置、投料裝置、攪拌裝置、溫度傳感器以及重量傳感器電氣連接。
優選地,所述底座上設有立柱,所述立柱上連接有橫桿,所述投料裝置安裝在橫桿上。
優選地,所述投料裝置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投料裝置對稱安裝在攪拌裝置的兩側。
優選地,還包括溫控模塊,所述溫控模塊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電氣連接,用于對炒鍋溫度進行控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綜合計算機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進行全物鏈自動化生產,通過在計算機上設定生產工藝參數,包含各配料總量、投放順序、攪拌翻炒時間、攪拌頻率、炒鍋溫度等,通過串口通信將計算機設定的工藝參數及其他生產過程信息下發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進而按照程序控制的工藝流程,實現按比例、按順序投料,在一定炒制時間、鍋溫、攪拌裝置轉速等關鍵工藝參數要求下,有序、高效、穩定的實現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炒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為底座,2為炒鍋,3為加熱裝置,4為投料裝置,5為攪拌裝置,6為溫度傳感器,7為重量傳感器,8為計算機,9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01為立柱,102為橫桿,11為溫控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炒制裝置的一種實施例,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裝有炒鍋2,炒鍋2的下方安裝有加熱裝置3,炒鍋2的上方設有投料裝置4、攪拌裝置5,攪拌裝置5的攪拌部伸入炒鍋2,炒鍋2上設有用于感應炒鍋2溫度的溫度傳感器6、用于感應炒鍋2重量的重量傳感器7,還包括電氣連接的計算機8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9,可編程邏輯控制器9分別與加熱裝置3、投料裝置4、攪拌裝置5、溫度傳感器6以及重量傳感器7電氣連接。
底座1上設有立柱101,立柱101上連接有橫桿102,投料裝置4安裝在橫桿102上。
投料裝置4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投料裝置4對稱安裝在攪拌裝置5的兩側。利于對火鍋底料攪拌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科技學院,未經重慶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352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濃縮骨湯的制作系統
- 下一篇:一種超聲輔助氣升式發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