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34378.0 | 申請日: | 2017-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292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余莎麗;李文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劉剛成 |
| 地址: | 5108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裝置 轉向裝置 避障模塊 后輪裝置 前輪裝置 控制器 信號接收裝置 底板 電源模塊 智能小車 視覺 避障 控制轉向裝置 避開障礙物 動力方向 小車 傳遞 檢測 | ||
一種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設有驅動裝置、轉向裝置、信號接收裝置、視覺避障模塊、電源模塊和控制器,在底板上還設有前輪裝置和后輪裝置,轉向裝置與前輪裝置連接,驅動裝置與后輪裝置連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驅動裝置、轉向裝置、信號接收裝置、視覺避障模塊、電源模塊連接,電源模塊分別與驅動裝置、轉向裝置、信號接收裝置、視覺避障模塊連接,前輪裝置與轉向裝置連接,實現方向的轉變,后輪裝置與驅動裝置連接,實現動力的傳遞與動力方向的轉變。視覺避障模塊可以提前檢測小車前進的過程中遇到的障礙,然后將信息發給控制器,控制器通過控制轉向裝置和驅動裝置來分別控制前輪裝置和后輪裝置,從而使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避開障礙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
背景技術
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即是可移動機器設備的一種,其內容涵蓋機械、汽車、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傳感技術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領域,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技術,可廣泛的應用于工廠自動料車、固定場所搬運車等技術領域也可以應用于復雜、惡劣和危險的工作環境,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現在的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動力源問題、避障問題等,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技術問題。傳統的動力源主要是汽油,但由于能源危機,所以我們需要使用新能源,即為電能,但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電源不足時,需要人工充電顯得十分麻煩。而在避障方面,實現避障的方法主要有超聲避障、視覺避障、微波雷達等。目前的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避障探頭的探測距離比較短、探測范圍比較窄,故不能很好的去提前探測多個障礙物,使具有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不能有效的躲避障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布局合理、可以自動實現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實用新型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設有驅動裝置、轉向裝置、信號接收裝置、視覺避障模塊、電源模塊和控制器,在底板上還設有前輪裝置和后輪裝置,轉向裝置與前輪裝置連接,驅動裝置與后輪裝置連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驅動裝置、轉向裝置、信號接收裝置、視覺避障模塊、電源模塊連接,電源模塊分別與驅動裝置、轉向裝置、信號接收裝置、視覺避障模塊連接,所述電源模塊設在底板的中部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向裝置包括第一轉動電機,在第一轉動電機的驅動端設有第一轉動臂,在第一轉動臂的下端對稱設有左轉向機構和右轉向機構,前輪裝置包括與左轉向機構連接的左前輪體和與右轉向機構連接的右前輪體,左轉向機構與右轉向機構的結構相同,所述左轉向機構包括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第一連接座和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與底板鉸接,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第一轉動臂鉸接,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座鉸接,第二連接桿的一端與第一固定座鉸接,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座鉸接,左前輪體與第一連接座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連接座包括與第一連接桿鉸接的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連接桿鉸接的第二鉸接部和與左前輪體連接的前輪連接部,前輪連接部設在第一鉸接部、第二鉸接部之間,第一鉸接部的鉸接孔與第二鉸接部的鉸接孔平行設置,前輪連接部的連接孔與第一鉸接部的鉸接孔垂直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源模塊包括電源裝置和電源固定裝置,電源固定裝置包括卡置座,卡置座的一端設有固定帶,在卡置座上設有供固定帶穿過的卡槽,在固定帶上設有多個固定槽,在卡置座的卡槽槽口處設有能與固定槽配合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帶與卡置座配合形成固定住電源裝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帶與底板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視覺避障模塊包括視覺避障固定座,視覺避障固定座與底板連接,在視覺避障固定座上設有探測桿,探測桿的上端設有視覺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為WIFI信號接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未經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343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故障診斷系統
- 下一篇:一種船舶自動靠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