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悶曬式太陽能空氣集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30992.X | 申請日: | 2017-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868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姜坪;胡洲銘;陳春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S10/55 | 分類號: | F24S10/55;F24S8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韓洪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層 保溫外殼 腔體 太陽能空氣集熱器 玻璃蓋板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集熱板 出風口 進風口 悶曬式 后層 減小 孔口 連通 本實用新型 流動阻力 內部空氣 腔體分隔 熱損失 換熱 體內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悶曬式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包括進風口、出風口、孔口、保溫外殼、中間集熱板和前層玻璃蓋板,所述前層玻璃蓋板與保溫外殼相配合形成腔體,所述保溫外殼內設有將腔體分隔成前層腔體和后層腔體的中間集熱板,所述前層腔體和后層腔體內分別形成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保溫外殼的后端上部設有分別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連通的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中間集熱板上設有連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孔口,與現有技術相比,換熱充分,效果好,減小了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內部空氣通過前層玻璃蓋板的熱損失,同時還能減小流動阻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悶曬式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屬于太陽能熱利用領域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在建筑采暖、熱水供應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太陽能空氣集熱器是利用太陽能來加熱空氣的一種裝置,是太陽能熱利用的方式之一。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可以用來建筑供熱、干燥、強化通風等。
太陽能空氣集熱器的集熱效率是提高太陽能熱利用率的關鍵,太陽能空氣集熱器的集熱效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集熱板的吸收率與表面玻璃的透射率;太陽能集熱器內的氣流組織應盡可能地增加空氣在集熱器中滯留的時間,并盡可能減小流動阻力;太陽能集熱器的保溫隔熱效果良好,以減小熱損失。
目前的產品大多采用單層劃分多流道的方式,盡量延長空氣被加熱的時間,如果單層流道劃分過多,會增加了流動阻力,需要外界提供更大的輸送動力,同時單層流道也會使得太陽能集熱器里面的空氣與外界環境空氣的溫差加大,從而使得熱損失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悶曬式太陽能空氣集熱器,能夠有效增加空氣在太陽能集熱器中的滯留時間,減小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內部空氣與環境空氣通過玻璃蓋板的溫差換熱,形成悶曬的效果,從而提高太陽能空氣集熱器的集熱效率,同時在流道設計上,減小空氣流動阻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悶曬式太陽能空氣集熱器,包括進風口、出風口、孔口、保溫外殼、中間集熱板和前層玻璃蓋板,所述前層玻璃蓋板與保溫外殼相配合形成腔體,所述保溫外殼內設有將腔體分隔成前層腔體和后層腔體的中間集熱板,所述前層腔體和后層腔體內分別形成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保溫外殼的后端上部設有分別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連通的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中間集熱板上設有連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孔口,所述中間集熱板的前端與前層玻璃蓋板之間在第一流道隔板的下方設有第二導流板,所述中間集熱板的后端與保溫外殼之間在第二流道隔板的下方設有第三導流板。
作為優選,所述前層腔體內通過設有橫向設置的第一導流板和上端與第一導流板的后端連接的豎直設置的第一流道隔板將其內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導流板為弧形導流板,所述第一導流板位于進風口的下方,所述孔口的上端與第一導流板的后端底面平齊。
作為優選,所述后層腔體內通過豎直設置的第二流道隔板將其內形成第二流道。
作為優選,所述保溫外殼的內側面設有鋁箔層。
作為優選,所述保溫外殼的四個內邊角處均設有邊角導流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中間集熱板將前層玻璃蓋板與保溫外殼相配合形成的腔體分隔成前層腔體和后層腔體,環境空氣首先通過進風口進入第一流道,經過第一流道后,通過孔口進入第二流道,經過第二流道后從出風口離開太陽能空氣集熱器,這樣使得空氣在太陽能空氣集熱器的滯留時間大大增加,使得空氣與中間集熱板的換熱時間大大增加,獲得了悶曬的效果,提高了太陽能空氣集熱器的集熱效率。
二、環境空氣通過進風口首先進入第一流道,由于此時空氣溫度相對較低,與外界環境溫差小,可以減小通過前層玻璃蓋板的熱損失。
三、在前層腔體和后層腔體內設置流道隔板和導流板,可以減小空氣流動的阻力,使得氣流組織更加合理。同時,導流板和流道隔板與中間集熱板可采用同一種材料,因此也增加了集熱面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309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平板式太陽能用集熱器板芯
- 下一篇:一種腔式太陽能平板集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