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21987.2 | 申請日: | 2017-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836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永梅 |
| 主分類號: | A41D13/12 | 分類號: | A41D13/12;A61B5/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染病 患者 自動 測溫 | ||
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由病服、感溫棒、電子體溫表、電源盒,無線發射器、蜂鳴器組成,其特征在于感溫棒固定在病服衣袖與病服左部接縫處,電子體溫表固定在病服左部前胸口處,電源盒固定在病服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體溫表左端,無線發射器固定在病服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體溫表右端,蜂鳴器固定在病服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無線發射器上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運用電子體溫表和提醒記錄裝置的結合,從而降低了病人使用水銀溫度計的危險,而且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省了不必要的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病服,具體涉及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使用的病服只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且病人測量體溫的話還需要護士挨個病房挨個床位的去提醒,病人測量完了提問又必須挨個去提取信息,并且現在醫院普遍用的的為水銀體溫計,如果水銀體溫計發生破裂的話,會對人造成腐蝕性的傷害,而且如果夜晚病種的病人發燒的話,陪護人員和病人自己不能及時察覺,會對病人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同時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浪費時間,而且對于傳染病人來說,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直接接觸的話是很危險的。
目前市場上大多測溫病服只能簡單的做到測溫,不能做到提醒,而且不會對病人的體溫信息進行記錄儲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從而解決上述出現的為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由病服9、感溫棒1、電子體溫表2、電源盒7,無線發射器3、蜂鳴器4組成,其特征在于感溫棒1固定在病服9衣袖8與病服9左前部接縫處,電子體溫表2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電源盒7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體溫表2左端,無線發射器3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體溫表2右端,蜂鳴器4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無線發射器3上端。
優選的,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其特征在于電子體溫表2、電源盒7,無線發射器3與病服9之間固定有絕緣墊6。
優選的,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其特征在于感溫棒1與電子體溫表2通過溫度傳感線連接5、優選的,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其特征在于蜂鳴器4上固定有一聲音按鍵10。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運用電子體溫表和提醒記錄裝置的結合,從而降低了病人使用水銀溫度計的危險,而且測量體溫是不用直接接觸病人身體,而且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省了不必要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 1為智能測溫病服主視圖;
圖2為感溫棒與病服連接示意圖;
圖3為智能測溫病服工作步驟示意圖;
圖中:1、感溫棒、2、電子體溫表、3、無線發射器、4、蜂鳴器、5、溫度傳感線連接、6、絕緣墊、7、電源盒、8、衣袖、9、病服、10、聲音按鍵10、11、信息儲存系統、12、無線接收終端、13、病人信息分類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傳染病患者自動測溫病服,由病服9、感溫棒1、電子體溫表2、電源盒7,無線發射器3、蜂鳴器4組成,其特征在于感溫棒1固定在病服9衣袖8與病服9左前部接縫處,電子體溫表2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電源盒7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體溫表2左端,無線發射器3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體溫表2右端,蜂鳴器4固定在病服9左部前胸口處并且在電子無線發射器3上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永梅,未經王永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219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安裝的捕蚊機
- 下一篇:用于重貨裝車的承載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