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引流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21750.4 | 申請日: | 2017-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828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園 |
| 主分類號: | A61M39/10 | 分類號: | A61M39/1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裕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帽 硅膠管 引流連接裝置 一次性引流袋 本實用新型 單腔引流管 引流 接頭連接 左右兩側 卡合頭 螺旋腔 密閉式 合腔 卡合 套接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引流連接裝置,包括一硅膠管,所述硅膠管兩端套接有相同結構的螺旋帽,其中一端螺旋帽連接一單腔引流管;所述螺旋帽內部包括卡合腔和螺旋腔,所述硅膠管左右兩側設有卡合頭,分別卡于每個螺旋帽的卡合腔內部。使之與患者的引流管管頭、一次性引流袋接頭連接,形成一個密閉式通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引流管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穿刺置管后常留有各種引流管(如胸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膽道手術后的引流管等)引流,臨床常用COOK公司的穿刺引流管、單腔或雙腔深靜脈作為引流管,引流管口處的卡口大小雖一致,但與連接的引流袋、負壓引流瓶處的鈍型接頭不匹配,接口處約1/10處可銜接,或者完全不能銜接,存在接口無法銜接緊密。躁動及意識不清患者或在拖、拉、拽的情況下易脫落,導致引流液污染床單、被套,不能準確記錄引流液量;也易導致管道污染,加重患者的感染,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經濟負擔,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引流管連接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引流連接裝置,包括一硅膠管,所述硅膠管兩端套接有相同結構的螺旋帽,其中一端螺旋帽連接一單腔引流管;所述螺旋帽內部包括卡合腔和螺旋腔,所述硅膠管左右兩側設有卡合頭,分別卡于每個螺旋帽的卡合腔內部。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硅膠管為硅膠材質一體出型,所述硅膠管管體中部設有空腔。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硅膠管包括中間的外棱管,外棱管的兩端銜接有相同外徑的第一連接段和第二連接段;所述外棱管包括外徑小于第一連接段的管外側和管外側上等距分布的棱條,所述棱條延管中軸方向平行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棱條外側形成的外徑值等于第一連接段的外徑值。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連接段和第二連接段外側分別銜接有第一卡合頭和第二卡合頭;所述卡合頭為外層具有凸起結構的環體。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卡合頭和第二卡合頭外側分別銜接管頭和管尾,所述管頭和管尾為具有中空腔的圓錐臺結構,管頭和管尾銜接端直徑大于自由端直徑。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卡合頭與卡合腔為過盈配合。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單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自由端和引流管卡合端,所述引流管卡合端設有螺旋卡條。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螺旋卡條為兩條首尾端交錯搭接的半環條,半環條展開后的主視投影為中間寬兩邊窄的弧肚結構。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引流連接裝置,包括一硅膠管,所述硅膠管兩端套接有相同結構的螺旋帽,其中一端螺旋帽連接一單腔引流管;所述螺旋帽內部包括卡合腔和螺旋腔,所述硅膠管左右兩側設有卡合頭,分別卡于每個螺旋帽的卡合腔內部。使之與患者的引流管管頭、一次性引流袋接頭連接,形成一個密閉式通路。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本發明單腔引流管結構示意圖;
圖3為硅膠管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一螺旋帽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園,未經李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217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尖端部件
- 下一篇:一種腹腔引流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