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保護組件及光纖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18203.0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575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淼;徐作斌;王俊;陳玉福;龔立剛;成愛翔;匡婷露;王銳;高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G02B6/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51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孔 連接件 光纖保護 彎折 固定塊 光纖 光纖保護裝置 穿過 本實用新型 保護光纖 光纖彎折 連接固定 外力作用 組件包括 三通孔 壓緊件 側壁 抵緊 外周 連通 阻擋 貫穿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保護組件及光纖保護裝置,用于保護光纖,光纖保護組件包括:固定塊,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光纖從第一通孔穿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在厚度方向上貫穿固定塊,第三通孔設置于固定塊的側壁,并與第二通孔連通;連接件,穿過第二通孔;及壓緊件,容置于第三通孔內,并抵緊連接件,以將連接件固定于固定塊。通過將多個光纖保護組件套設于光纖的外周,多個光纖保護組件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固定,一方面,連接件具有阻擋光纖彎折的趨勢,另一方面,使得光纖在彎折時,帶動連接件一起彎折,在彎折至同一彎折半徑時,需要更大的外力作用,增強了光纖在彎折時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器配套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纖保護組件及光纖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光纖激光器與傳統的固體激光器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閾值低、散熱性能好、轉換效率高、光束質量好等優點。光纖作為激光器與振鏡連接的關鍵通路,是一種高度透明的玻璃絲,由純石英經復雜的工藝拉制而成。光纖一般由中心部分(芯Core)、同心圓狀包裹層(包層Clad)及涂覆層組成。目前常用光纖的芯徑一般為50-1000um,長度5-200m,要求使用中最小彎曲半徑200mm,最小盤繞半徑300mm。由于光纖芯徑很細,因而光纖對于其彎曲半徑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使用過程中如果使用不當,非常容易出現彎曲半徑過小,導致光纖損壞,影響了設備的使用,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目前對光纖的使用一般只是做出要求,要求企業及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做好防護,規范操作,但是還是存在很大的風險。在光纖的保護方面,一般只是設計線體時在容易彎曲的位置設置光纖支架,但是光纖傳播路線很長,因而線纜容易出現與其他固定及活動部件發生接觸現象,造成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例,提供一種光纖保護組件。
一種光纖保護組件,用于保護光纖,所述光纖保護組件包括:
固定塊,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在厚度方向上貫穿所述固定塊,光纖從所述第一通孔穿過,所述第三通孔設置于所述固定塊的側壁,并與所述第二通孔連通;
連接件,穿過所述第二通孔;及
壓緊件,容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內,并抵緊所述連接件,以將所述連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軸線與所述第一通孔的軸線平行且相互間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的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軸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塊包括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和調節件,所述第一固定塊與所述第二固定塊通過所述調節件固定連接,所述調節件用于調節所述第一固定塊與所述第二固定塊之間的間距。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調節件為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塊及所述第二固定塊上分別設置有多個螺紋孔,多個螺栓穿過螺紋孔,將所述第一固定塊與所述第二固定塊固定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塊包括第一固定塊及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與所述第二固定塊一端可轉動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為彈性連接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緊件抵持所述連接件一端設置有一凹槽,當所述壓緊件抵持于所述連接件時,所述連接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為U形槽。
一種光纖保護裝置,用于保護光纖,所述光纖保護裝置包括多個上述的光纖保護組件,多個所述光纖保護組件之間通過所述連接件固定連接,多個所述連接件之間圍攏形成一容納光纖的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182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