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接插件結合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17152.X | 申請日: | 201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98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浩峰;鞠偉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浩峰汽車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72 | 分類號: | H01R12/72;H01R12/58;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 地址: | 21312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件 結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接插件結合體,包括基礎接插件和PCB板,其中,所述基礎接插件設置有第一觸點,所述PCB板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觸點對應的第一接線孔。所述基礎接插件的外殼為方盒形外殼,所述第一觸點設置在所述方盒形外殼底部,且與所述底部平行設置。基礎接插件與PCB板的結合克服了復雜的接插件存在的成型工藝難、成品合格率低的問題,且能夠減少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連接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接插件結合體。
背景技術
現有接插件多采用一體成型,對于如圖1所示的復雜接插件,在制備過程中的塑件澆筑較復雜,模具的后期拆除不方便,且插件觸點的布置易在成型過程中出現誤差導致成品合格率低,且人工成本較大。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接插件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接插件結合體,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接插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接插件結合體,簡化制備工藝,且節省人力成本、提高成品率,從而更加適于實用,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接插件結合體,包括基礎接插件和PCB板,其中,
所述基礎接插件設置有第一觸點,所述PCB板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觸點對應的第一接線孔。
進一步地,所述基礎接插件的外殼為方盒形外殼,所述第一觸點設置在所述方盒形外殼的外部。
進一步地,所述基礎接插件還包括第二觸點,所述基礎接插件的第二觸點設置在所述方盒形外殼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觸點至少為兩個,且每個所述第一觸點的尺寸不同,所述第一接線孔設置有至少兩個,且分別與每個所述第一觸點的尺寸相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線孔為錐形孔。
進一步地,所述基礎接插件的底部設置有加勁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實現以下技術效果:
1)、基礎接插件與PCB板的結合克服了復雜的接插件存在的成型工藝難、成品合格率低的問題,且能夠減少成本;
2)、基礎接插件底部的加勁肋有效的增強了塑件外殼的強度,進一步提高其使用壽命;
3)、第一接線孔為錐形孔或者采用不同尺寸的第一觸點以區分線路,工人在進行裝配時能夠很方便快捷的精準定位基礎接插件與PCB板,不易出現線路接錯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接插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接插件結合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PCB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基礎接插件的側視圖;
其中,1-基礎接插件,11-第一觸點,12-第二觸點,13-加勁肋,14-方盒形外殼;2-PCB板,21-第一接線孔,22-第二接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接插件結合體其具體實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浩峰汽車附件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浩峰汽車附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171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實現錫鉛分離的結晶裝置
- 下一篇:一種連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