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遙控救生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16701.1 | 申請日: | 2017-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076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袁培銀;秦淮濤;趙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C9/00 | 分類號: | B63C9/00;B63C9/13;B63C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宋方園 |
| 地址: | 4021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救生圈 多功能遙控 落水 本實用新型 溫度傳感器 電動機 供暖片 螺旋槳 體內 單片機連接 電動機連接 蓄電池連接 可操縱 三角狀 遙控器 單片 尾端 岸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遙控救生圈,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前端為三角狀,在本體的尾端設有兩個螺旋槳,螺旋槳與本體內的電動機連接,電動機與蓄電池連接,電動機與位于本體內的單片節連接,在本體的內側安裝有若干個供暖片,在本體上還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供暖片均與單片機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遙控救生圈,當救生圈離落水者較遠時,施救者可通過遙控器操縱救生圈駛向落水者,當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后,施救者也可操縱救生圈將落水者拉向岸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功能遙控救生圈,屬于救生圈領域。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人員落水事件,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有37.2萬人死于溺水。據調查,絕大多數的溺水身亡事件并不是因為周圍無人施救,而是因為施救者不懂得正確的施救方法,以及沒有可靠的救生設備,有時候不僅無法救到落水者,甚至連施救者自身的性命也要搭進去。因此,溺水已經對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當人們看見有人落水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救生圈,然而,傳統救生圈雖然造價低廉,卻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扔下水后如果距離落水者較遠便無法起到救援的作用,再比如夜間無法看清扔下水的救生圈等問題。傳統救生圈存在的種種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它的可靠程度以及救援的成功率,因此研發出一種性能更為可靠的救生圈是十分有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遙控救生圈,當救生圈離落水者較遠時,施救者可通過遙控器操縱救生圈駛向落水者,當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后,施救者也可操縱救生圈將落水者拉向岸邊。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遙控救生圈,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前端為三角狀,在本體的尾端設有兩個螺旋槳,螺旋槳與本體內的電動機連接,電動機與蓄電池連接,電動機與位于本體內的單片節連接,在本體的內側安裝有若干個供暖片,在本體上還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供暖片均與單片機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安裝有若干個連接卡扣。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安裝有若干個信號燈。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內設有重力傳感器。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板,太陽能電板與蓄電池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螺旋槳外設有套筒和金屬網罩。金屬網罩安裝在套筒上。
作為優選,所述救生圈采用遙控器控制,每個救生圈配備一個遙控器,遙控器使用堿性干電池。
在本發明中,救生圈尾部安裝有兩個螺旋槳,為救生圈提供航行動力。螺旋槳外側有套筒和金屬網罩保護,一是為了防止螺旋槳傷到落水者,二是為了保護螺旋槳。遙控器上設有速度控制搖桿,可以同步控制兩個螺旋槳的轉速。同時,救生圈前端形狀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頂角有圓角,以減小救生圈航行時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同時防止有尖角傷害到落水者。
該救生圈通過兩個螺旋槳的轉速差產生轉向力矩來實現轉向,如此轉向靈活、快速、轉彎半徑小。由于救生圈在扔下水后,其哪一面朝上或朝下是未知的,這給救生圈的轉向帶來了麻煩。因此我們在救生圈內安裝了一個重力傳感器。在救生圈扔下水后,重力傳感器感知救生圈的哪一面朝下;施救者再按下遙控器上的校準按鈕以達到校準的目的;之后施救者操縱遙控器上的方向控制搖桿使兩個螺旋槳產生轉速差;兩個螺旋槳轉速的不同導致水對兩側螺旋槳的反作用力也不同,因此會在救生圈上產生一個轉向彎矩,使救生圈轉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交通大學,未經重慶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167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船舶舷側液壓可調防撞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溺水急救氣囊手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