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井蓋用開啟撬棍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08131.1 | 申請日: | 201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833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沈海軍;沈韻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固特易地下管網配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15/00 | 分類號: | B66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啟桿 本實用新型 井蓋 撬棍 鉤體連桿 上端 開啟鉤 連桿孔 把手 工作效率高 把手連接 杠桿原理 工作效率 鉤體轉動 豎直向上 棍體 省力 穿過 靈活 勞動 | ||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井蓋用開啟撬棍,其特征在于棍體由傾斜的把手和水平的開啟桿組成,把手底部與開啟桿的后端連接在一起,開啟桿的前側底部設有開啟鉤,開啟鉤的上端設有豎直向上的鉤體連桿,開啟桿上設有連桿孔,鉤體連桿穿過連桿孔,上端與鉤體轉動把手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靈活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優點。使用本實用新型,利用杠桿原理可以快捷省力的將井蓋開啟,大大減低了勞動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井蓋用開啟撬棍。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內的窨井越來越多,窨井上的井蓋普遍設置有開啟孔,開啟井蓋時,使用開蓋鉤插入開啟孔將井蓋打開,現有技術的開蓋勾結構簡單,就是一根直棍,前端設置鉤體,井蓋開啟時需要用力的向上拉拽,比較費力,使用并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目前井蓋的開蓋勾結構簡單,存在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種井蓋用開啟撬棍,其利用杠桿原理快捷省力的開啟井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即一種井蓋用開啟撬棍,其特征在于棍體由傾斜的把手和水平的開啟桿組成,把手底部與開啟桿的后端連接在一起,開啟桿的前側底部設有開啟鉤,開啟鉤的上端設有豎直向上的鉤體連桿,開啟桿上設有連桿孔,鉤體連桿穿過連桿孔,上端與鉤體轉動把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連桿孔為長條孔。鉤體連桿帶動開啟鉤可以沿連桿孔左右移動,便于調整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開啟鉤為三角塊。井蓋上設有與開啟鉤匹配的開啟孔,將開啟鉤對準角度,通過開啟孔插入后,任意旋轉角度,開啟鉤便不能從開啟孔中拔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開啟桿的后端底部向下的凸起。本實用新型利用杠桿原理,開啟桿的后端凸起即為支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鉤體轉動把手通過銷軸鉸接在鉤體連桿的上端。鉤體轉動把手不使用時,可以彎折貼合在開啟桿的上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把手的上部設有小于把手傾斜角度的彎折部。手設置彎折部,使用時更加順手。
本實用新型的把手可以和開啟桿為一體式結構,也可以是分體式結構,當采用分體式結構時,,把手孔的底壁設有貼合把手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使用時把手孔的底壁受力過大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把手可以采用高強度的中空管。減輕重量,降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靈活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優點。使用本實用新型,利用杠桿原理可以快捷省力的將井蓋開啟,大大減低了勞動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開啟鉤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中所示:1.彎折部;2.把手;3.延伸部;4.開啟鉤旋轉把手;5.鉤體連桿; 6.開啟鉤;7.連桿孔;8.開啟桿;9.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傾斜的把手2底端插入水平的開啟桿8的后端,開啟桿 8后端設有把手孔,把手孔的底壁設有貼合把手向上的延伸部3,把手2的上部為彎折部1,開啟桿8上設有長條狀的連桿孔7,鉤體連桿5穿過連桿孔7,上端通過銷軸連接開啟鉤旋轉把手4,下端與開啟鉤6連接,開啟鉤6為三角塊。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井蓋上設有與開啟鉤6匹配的三角形開啟孔,將開啟鉤6對準角度插入開啟孔,任意旋轉角度,利用把手向下壓即可將井蓋撬起。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如把手和開啟桿可以為一體式結構,連桿孔也可以是圓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固特易地下管網配套有限公司,未經淄博固特易地下管網配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081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層建筑用物料搬運穩定吊籃
- 下一篇:一種土木建筑提升輔助拉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