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冷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01243.4 | 申請日: | 201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73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F7/00 | 分類號: | A61F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 地址: | 23303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敷 本實用新型 冷敷裝置 制冷模塊 冰袋 冰敷 半導體制冷模塊 護理負擔 技術效果 水溫恒定 循環過程 意外傷害 輸液管 貼面 移開 拉扯 看護 皮膚 緩解 成熟 | ||
針對現有冷敷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冷敷裝置,包括制冷模塊、左側冷敷組件和右側冷敷組件,其中,制冷模塊分別與左側冷敷組件、右側冷敷組件相連接。有益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市面上成熟的半導體制冷模塊對水進行降溫,能夠將水溫恒定在5℃~15℃之間,從而解決了冰袋冰敷所存在前期溫度過低的問題,且避免了需要交替進行貼面冰敷、移開冰袋緩解皮膚受寒程度的循環過程。減輕了病人、看護人員的護理負擔。此外,還能降低因拉扯到輸液管而造成意外傷害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冷敷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學護理中,對面頰部進行冷敷處理的常用方式是冰袋冷敷。但在臨床中使用冰袋存在如下的問題:
1.冰袋冰敷時的溫度波動大,剛使用時,冰袋的溫度過于寒冷,對皮膚的刺激偏重,需要經常拿開冰袋,減緩冷敷的強度。這就給病人使用、看護人員的護理帶來負擔——需要頻繁地拉開和再次敷上。
2.在拿起或放下冰袋的過程中,存在拉扯輸液管險造成意外傷害的風險。
3.采用冰袋冷敷的溫度處于逐步上升的狀態,溫度不能恒定在一個區域內,冷敷效果逐步變差。
綜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種新的冷敷裝置,提高護理的溫度可控性與便捷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冷敷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冷敷裝置,其結構具體如下:
冷敷裝置,包括制冷模塊、左側冷敷組件和右側冷敷組件,其中,制冷模塊分別與左側冷敷組件、右側冷敷組件相連接。
制冷模塊由主體11和電源倉12構成。主體11為中空的矩形塊體。在主體11的內壁鋪設有半導體制冷板。主體11與電源倉12相連接。半導體制冷板穿過主體11側壁后與電源倉12內的電池相連接。
左側冷敷組件包括左側上進水管21、左側下進水管22和左側冷卻槽23。其中,左側冷卻槽23為中空的矩形塊。左側上進水管21的一端、左側下進水管22的一端分別與主體11相連通。左側上進水管21的另一端、左側下進水管22的另一端分別與左側冷卻槽23相連通。
右側冷敷組件包括右側上進水管31、右側下進水管32和右側冷卻槽33。其中,右側冷卻槽33為中空的矩形塊。右側上進水管31的一端、右側下進水管32的一端分別與主體11相連通。右側上進水管31的另一端、右側下進水管32的另一端分別與右側冷卻槽33相連通。
有益的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市面上成熟的半導體制冷模塊對水進行降溫,能夠將水溫恒定在5℃~15℃之間,從而解決了冰袋冰敷所存在前期溫度過低的問題,且避免了需要交替進行貼面冰敷、移開冰袋緩解皮膚受寒程度的循環過程。減輕了病人、看護人員的護理負擔。此外,還降低了拉扯到輸液管造成意外傷害的風險。
2.本實用新型的溫度控制能力好。由于采用技術成熟的半導體制冷模塊,使得溫度能夠恒定在一個區間內,起到更優的冷敷效果。
3.本實用新型采用主動制冷,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小,使用時冷敷的效果好、無需交替、不用更換冰袋,使得護理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主視圖。
圖3是圖1的側視圖。
圖4是圖1內部結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與技術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醫學院,未經蚌埠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012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