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加固道路橋梁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00848.1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843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胡麗娟;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楊柳 |
| 地址: | 40226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板 直管 裂縫口 齒條 鋼釘 螺桿 道路橋梁 連接結構 連接環 本實用新型 可拆卸連接 側壁貼合 齒輪嚙合 螺紋方向 內部設置 同軸連接 波浪型 兩側壁 填料層 外側壁 齒輪 螺紋 底端 穿插 裂縫 鋼板 維修 橋梁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加固道路橋梁的裝置,屬于維修或加固現有橋梁的方法或設備的技術領域,包括填料層、波浪型的鋼板和用于固定裂縫口的連接結構,連接結構包括直管和左右兩個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穿插有鋼釘,固定板通過鋼釘插入裂縫口兩側壁分別與側壁貼合,固定板上固定連接有連接環,連接環上可拆卸連接有螺桿;直管內部設置有螺紋,左右兩個螺桿可通過直管連接起來,兩個螺桿的螺紋方向相反,直管外側壁同軸連接有齒輪;還包括與齒輪嚙合的齒條,齒條底端固定連接有鋼釘,齒條可以插入裂縫口底部。本技術方案結能夠有效防止二次裂縫,加固效果好,使用時間更長久,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維修或加固現有橋梁的方法或設備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道路橋梁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后,長期受到高溫、嚴寒和雨水的摧殘,混凝土結構會出現退化的現象,會逐漸變得脆弱,再加上繼續受到較大的負載,超過其承載能力時,這時就有可能產生裂縫,為了保證安全性就需要對裂縫進行加固,以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但是現有的道路橋梁裂縫加固結構基本都是采用重新灌漿的方法,然后在灌漿層內鑲嵌鋼筋來提高強度,這樣的方法雖然堵住了裂縫,但是加固作用小,而且橋梁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震動而再次產生裂縫,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存在著安全隱患,容易形成二次裂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用于加固道路橋梁的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重新灌漿的方法容易形成二次裂縫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提供了用于加固道路橋梁的裝置,包括填料層、波浪型的鋼板和用于固定裂縫口的連接結構,所述鋼板覆蓋在裂縫口上,所述填料層填充在裂縫口內,鋼板兩端通過螺栓固定在裂縫口兩側的道路橋梁主體上,鋼板上表面鋪設有防水層,防水層上鋪設有粘結層,粘結層上鋪設有瀝青混凝土層;所述連接結構包括直管和左右兩個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穿插有第一鋼釘,固定板上固定連接有連接環,連接環上可拆卸連接有螺桿;直管內部設置有螺紋,左右兩個螺桿可通過直管連接起來,兩個螺桿的螺紋方向相反,直管外側壁同軸連接有齒輪;還包括與齒輪嚙合的齒條,所述齒條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鋼釘,齒條可以插入裂縫口底部。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為:將穿插有第一鋼釘的固定板插入裂縫口的兩側,固定好,將螺桿分別連接到左右兩側固定板的連接環上,再將直管螺紋連接到左后兩側螺桿上。將齒條沿齒輪的嚙合處,朝裂縫口的底部推動齒條,使齒條能夠插入裂縫口的底部,并固定好,同時在齒條與齒輪配合的作用下,齒條將帶動齒輪發生轉動,齒輪的轉動使左右兩個螺桿發生相向運動,將裂縫口向內拉動,進一步將裂縫口固定好,防止裂縫口繼續擴大裂縫。
有益效果:1、使用連接結構實現對裂縫口的橫向固定,再利用齒條實現豎向的固定,從而使裂縫口的固定結構形成類似十字形,固定效果好,穩定,不容易出現二次裂縫;2、利用齒條朝裂縫口底部的運動實現齒輪的轉動,從而帶動直管扭動,使左右兩個螺桿發生相向運動,將裂縫口的兩側進一步拉緊,提升了固定效果;3、連接環與螺桿之間可拆卸連接的方式,對于較小的裂縫口,方便操作人員先將固定板上的第一鋼釘插入裂縫口兩側,固定好后,再將螺桿連接上去,方便操作,不會因為螺桿較長而卡在裂縫口;4、固定板上固定的第一鋼釘能夠有效將裂縫口的兩側固定牢固,且固定板增加了與裂縫口的接觸面,增加了摩擦力,使其不容易再次裂開。本技術方案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重新灌漿的方法容易形成二次裂縫的問題,波浪型鋼板增加了鋼板與道路橋梁主體之間的摩擦力,且能夠有效防止鋼板發生位移,連接結構將裂縫口兩側內壁固定好,通過齒條進一步拉緊裂縫口兩側,防止其進一步裂開,且采用豎直方向與水平方向固定的方式,能夠有效防止二次裂縫,加固效果好,使用時間更長久,實用性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未經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008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