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直線作動機構的耳軸板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97054.4 | 申請日: | 2017-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269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夏占;徐維;陳瀟;范杰;薛曉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H25/24 | 分類號: | F16H25/24;H02K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譜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羅建書 |
| 地址: | 20003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耳軸板 連接平面 作動機構 缸筒 本實用新型 安裝孔 固定板 兩端部 內臺階 缸筒前端 強度要求 底平面 耳軸孔 后支撐 前端面 壓縮量 受力 預緊 軸承 配合 應用 相通 均衡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直線作動機構的耳軸板結構,其中耳軸板內側靠近兩端部的位置分別設有臺階,臺階的底平面與耳軸板端部相通形成兩連接平面;其一連接平面上開有與固定板配合的第一安裝孔;另一連接平面上開有與缸筒前端蓋配合的第二安裝孔;耳軸板上開有耳軸孔;臺階深度為H,B/2<H<B,B為耳軸板厚度;耳軸板兩端部的臺階之間的距離為L,L=L0?S,L0=L1+L2,其中L1表示缸筒的前端面到后端內臺階間的距離,L2表示缸筒的后端內臺階至軸承后支撐與固定板相接觸面之間的距離;S為缸筒預緊壓縮量。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證直線作動機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滿足強度要求、受力更為均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直線作動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直線作動機構的耳軸板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和進步,在數字技術及微處理技術等的推動和影響下,人們對設備執行終端的性能和運行位置的精度控制要求越來越深。傳統液壓、氣動執行機構由于其位置可控性差、維修不便、系統結構復雜、靈敏性差、環境敏感度深,且會造成較大的泄露及噪聲污染等特點,已難以適應當今工業發展的需要。而隨著電子技術的深速發展,作為直線作動機構的電動執行器之一的伺服電動缸(以下簡稱電動缸)是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動力基礎部件,它作為集成度和精密度較深的直線作動機構,可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
該直線作動機構的傳動機構帶動絲杠運轉,在絲杠轉動的同時,通過約束螺母旋轉,使得絲杠的旋轉運動轉化為螺母沿著缸筒做直線運動;螺母與推桿組件的推桿套筒相連,推桿套筒隨著螺母的運動而帶動后續動件做直線運動。
上述螺母與推桿套筒均設置在缸筒中。如圖1和圖2所示,缸筒3內部中空且前端和后端的內壁上設有臺階,分別稱為前端內臺階和后端內臺階,安裝時,缸筒3的前端內臺階靠在缸筒前端蓋7上,缸筒3的后端內臺階靠在軸承前支撐81上,缸筒3利用螺柱支撐,壓緊在缸筒前端蓋7和軸承前支撐81之間,實現其位置的固定。軸承后支撐82自缸筒3的后端置于缸筒3內部,與軸承前支撐81一起共同為其提供一定的支撐。該軸承后支撐82固定在固定板10上,缸筒前端蓋7和固定板10的側面均連接有耳軸板13。現有的耳軸板13為兩塊,其結構為長方形平板,其中一塊耳軸板垂直于上述缸筒前端蓋7與固定板10的前端面,并通過四個固定螺釘固定;另一塊耳軸板13垂直于上述缸筒前端蓋7與固定板10的后端面,并通過四個固定螺釘固定。用于固定缸筒的耳軸連接在耳軸板13上。
當直線作動機構受軸向拉力時,從右至左主要受力部件依次為:
推桿組件,絲杠螺母組件及傳動系統,螺母右端兩個支撐軸承,軸承前支撐,缸筒,缸筒前端蓋,用于固定缸筒前端蓋的支撐螺柱、耳軸板固定螺釘,耳軸組件(耳軸板、耳軸)。
當受軸向壓力時,從右至左主要受力部件依次為:
推桿組件,絲杠螺母組件及傳動系統,左端兩個支撐軸承,軸承后支撐,固定板,用于緊固固定板的支撐螺柱、耳軸板固定螺釘,耳軸組件(耳軸板、耳軸)。
由于直線作動機構能夠提供90KN的作動力,耳軸板與固定板之間相固定的螺釘受力狀況比較危險,而且結構中大部分部件應力值都比較大。然而現有的直線作動機構中,耳軸板受力是通過預緊耳軸板固定螺釘產生的摩擦力以及定位銷的受剪共同承擔,因此耳軸板固定螺釘只有在足夠的預緊前提下,包括耳軸板和耳軸的耳軸組件才能傳遞很大的力。由于現有結構中的耳軸板為簡單的平板結構,預緊耳軸板固定螺釘產生的摩擦力的不確定性,導致現有直線作動機構中耳軸板13與固定板10、耳軸板13與缸筒前端蓋7之間的受力不均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應用于直線作動機構的耳軸板結構,其能夠保證直線作動機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滿足強度要求、受力更為均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970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超聲螺母
- 下一篇:一種絲桿傳動機構及攝像頭移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