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94501.0 | 申請日: | 201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960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鄭云;陳東;余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賽美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體 測量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涉及光色測量儀器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包括積分球,還包括套設于積分球入光口外部的導光體組件,導光體組件包括朝向背離積分球的方向延伸的導光部,導光部用于將發光體發射的光導入積分球內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能夠充分的收集發光體發射出來的光,全面減小測量發光體的光色技術參數時的誤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色測量儀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標準的光色測量儀器進行光色參數測量時,如圖1所示,是將發光體置放在光環境封閉的積分球1內部,然后點亮發光體3取得發光體3各種精準的光色技術參數,但是此種方法測量效率極低,不適用于對大規模的發光體進行測量。
如圖2所示,圖2為現有技術中一種生產線上的光色測量儀器的結構示意圖。是將發光體3置放在積分球1外面,然后發光體3點亮發光后的光束從積分球1的入光口射入積分球1,以此來測量發光體3的各種光色技術參數;由于發光體3置放在積分球1外面,且由于夾具機械結構的限制,使得發光體3的發光面與積分球1的入光口有一定的距離,此時光色測量儀器的光環境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光環境,因此現有技術中的發光體產品生產線上的光色測量儀器取得的各種光色技術參數與標準的光色測量儀器取得的各種光色技術參數就存在了測量誤差。
如圖3所示,圖3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生產線上的光色測量儀器的結構示意圖。為了減少誤差,在實際應用中只取發光體3中間部分的光束,在積分球1入光口處加上光闌,將發光體3中間部分的光束射入積分球1的入光口,這樣雖然有助于減小測量誤差,但這種方法還是解決不了不同發光體封裝結構,不同功率與批次,不同色溫段的發光體測量誤差,嚴重影響了發光體產品的設計與應用中對發光體光色測量達到精確測量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全面減小測量發光體的光色技術參數時的誤差的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光色測量儀器測量發光體的光色技術參數時誤差較大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包括積分球,還包括套設于所述積分球入光口外部的導光體組件,所述導光體組件包括朝向背離所述積分球的方向延伸的導光部,所述導光部用于將發光體發射的光導入所述積分球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導光部包括導光本體和套設于所述導光本體外部的反射筒,所述導光本體為實心結構,所述反射筒朝向所述導光本體的內壁構成反射面。
進一步地,所述導光本體具有透光面和擴散面,所述透光面設于所述導光本體背離所述積分球的一端,所述擴散面設于所述導光本體朝向所述積分球的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導光體組件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與所述積分球入光口外部可拆卸連接,所述反射筒安裝于所述固定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與所述積分球入光口外部通過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與所述積分球入光口外部通過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反射筒設于所述固定座的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反射筒與所述固定座具有一體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能產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上述發光體光色測量裝置工作前,首先將導光體組件套設于積分球入光口外部,當對生產線上的各個發光體的光色參數進行測量時,夾具會帶動其上的多個發光體逐個依次對準導光部的末端,隨后導光部能夠依次將每一個發光體發射的光導入積分球內部,實現對生產線上的各個發光體的光色技術參數的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賽美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賽美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945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