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94211.6 | 申請日: | 2017-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514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文武;譚德寶;趙登忠;范文斌;文雄飛;駱騰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西安敏文測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3/00 | 分類號: | G01C13/00;G01F23/14;G01F1/66;G01P5/00;G01N33/18;G01K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30019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標 無人區 河流 湖泊 自動 監測 系統 | ||
1.一種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球(1)、水底裝置(3)和連接于浮球(1)和水底裝置(3)之間的系留纜繩(2);所述水底裝置(3)嵌入在水底,所述的浮球(1)內部設置有控制中樞(8)和通訊設備(4),浮球(1)的外部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9);自動監測系統設置有傳感器單元,實現水位、流速、水質、水溫參數的測量;所述控制中樞(8)與傳感器單元、太陽能電池板(9)電聯接,并將傳感器單元監測的數據通過通訊設備(4)傳輸至外部的數據中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球(1)的底部設置有水面壓力傳感器(21),水底裝置(3)的頂部設置有水底壓力傳感器(22),所述的系留纜繩(2)內置傳輸電纜,將水底壓力傳感器(22)與控制單元電聯接;所述的系留纜繩(2)的比重與測量區域水的密度相當,自動監測系統獲取水面壓力傳感器(21)和水底壓力傳感器(22)數據,計算得到水面和水底壓力差,進而測量得到河流湖泊的相對水位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面壓力傳感器(21)設置在水面以下0.3-2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自動監測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浮球(1)底部的流速傳感器(5)、水溫傳感器(6)和水質傳感裝置(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質傳感裝置(7)包括溶解氧、Ph值、鹽度、密度和濁度指標的水質傳感器,所述水質傳感器均與控制中樞(8) 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9)沿360°布置在浮球(1)的上半球外圈。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訊設備(4)的天線設置在浮球(1)的頂端。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面壓力傳感器(21)和水底壓力傳感器(22)均為壓力傳感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與控制中樞(8)電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系留纜繩(2)的比重與測量湖水的密度相當,系留纜繩(2)的長度大于湖泊最深處的深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標式無人區河流湖泊自動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底裝置(3)為船錨或金屬重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西安敏文測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西安敏文測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9421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驗室電動沖片裝置
- 下一篇:可自清掃的衛星天線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