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頻率可調的動力吸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92200.4 | 申請日: | 201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971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岑澆健;曾祥坤;鄧雯苑;孔春玉;王思卓;李薇;龔永康;劉榮華;官佳興;趙鵬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F7/10 | 分類號: | F16F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沈振濤 |
| 地址: | 51063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吸振器 頻率可調 橡膠塊 匹配 本實用新型 調整螺栓 工程應用 結構參數 上質量塊 下質量塊 游標卡尺 批量化 上底板 吸振器 下底板 壓片 增重 保證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頻率可調的動力吸振器,包括下底板、上底板、橡膠塊、橡膠塊壓片、上質量塊、下質量塊、游標卡尺機構、調整螺栓、增重機構。該動力吸振器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法簡單,保證了此動力吸振器與實際情況的高精度的匹配,大大簡化了動力吸振器的結構參數匹配工作,從而指導工程實際中吸振器的結構設計及其批量化生產,兼具理論和工程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頻率可調的動力吸振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各界對設備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各領域也越來越重視減振和降噪的研究。通常結構的振動特性可以在設計之初進行優化設計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結構安裝尺寸的限制、結構輕量化設計的要求,或者當多個結構部件組合后,可能會出現結構局部振動幅值過大的情況,尤其激振頻率帶寬較大時,結構或部件的局部共振更容易出現。假若重新設計,不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在機械結構設計出來后,通過匹配設計和安裝動力吸振器是工程上減小結構振動最佳方案。
動力吸振器的概念最早是由奧蒙德羅伊德等在1928年提出。其基本原理為:在振動基體(簡稱為主振系)上附加質量彈簧振動系統,使其作為一附加系統(簡稱為附加系)在主振系上發揮作用;當主振系與附加系的固有振動頻率(振動系統進行自發性振動的固有頻率,由彈簧的剛度與質量塊的質量兩個參數決定)相近時,附加系產生共振,從而減小主振系的振動能量。
利用此原理,若附加系與主振系發生共振,源自主振系的一部分振動能量被分配至附加系,由于附加系的橡膠結構具有遲滯阻尼特性,其力學作用可等效成彈簧與減振器。這部分振動能量便由形變的橡膠吸收并轉化成熱能散發到空氣當中,這個過程消耗了一部分主振系的振動能量,減緩了主振系的振動。尤其當激發力以單頻為主,或頻率很低, 不宜采用一般隔振器時動力吸振器作用非常明顯。因此,橡膠動力吸振器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等工程等領域。
但是,上述的結構與原理也決定了動力吸振器的局限性:一種固定結構的動力吸振器,只能對應于一種具體振動基體。即只有當附加系的設計參數與主振系的具體振動特性滿足精確匹配的條件下,動力吸振器方可達到最優效果。
目前國內外的吸振器都是在此原理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和改進而來。當今市面上已經有了各種有針對性的動力吸振器,如傳統的無阻尼動力吸振器與改進的有阻尼動力吸振器,此外,還有被動式、主動式動力吸振器;主動式又分為全主動和半主動動力吸振器,半主動又包含了阻尼可調式以及頻率可調式動力吸振器。以上各種動力吸振器都具有各自的獨特優點,但是,在現實意義上,它們都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可調頻式動力吸振器,其能根據具體情況改變結構參數,但是成本高、精度低、可靠性低、不適合大范圍作為最終應用方案;其他動力吸振器匹配工具,其能基本支撐一般用途動力吸振器匹配工作,但是精度有限、國內市場處于空缺狀態、使用成本高;而現有的動力吸振器匹配設計作業體系,其相對低成本地滿足動力吸振器匹配工作,但是體系不完善、精度低、專業性強、后期優化潛能低。可見,目前各種吸振器普遍存在著成本高、精度低,適用范圍單一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技術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頻率可調的動力吸振器。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頻率可調的動力吸振器,包括下底板、上底板、橡膠塊、橡膠塊壓片、上質量塊、下質量塊、游標卡尺機構、調整螺栓、增重機構;
所述下底板、上底板的形狀相同,分別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平面、豎直面和下平面,上平面、豎直面和下平面形成具有兩個直角的Z字型,所述上平面上設有凹槽,所述豎直面上設有螺孔,所述下平面上設有螺栓槽,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的下平面疊放并通過穿過螺栓槽的固定螺栓連接固定;
所述上質量塊下部為實心質量塊、上部為增壓室且上質量塊上設有一組貫穿的緊固螺孔,所述上質量塊和下質量塊之間通過連接螺栓連接,增壓室側壁上方設有氣體進出口,下方設有水銀進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未經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922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