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單面打磨的游星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84590.0 | 申請日: | 2017-10-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443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陸海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清晶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37/30 | 分類號: | B24B37/30 |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師事務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炎軍 |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單面 打磨 游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單面打磨的游星輪,其結構為:所述游星輪由至少一個單元輪組成,所述單元輪中開設有打磨孔,所述單元輪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中至少一者設置有連續的凹凸部,所述凹凸部布滿單元輪表面,所述凹部與凸部的形狀相匹配;所述凹部與凸部間的高度差范圍為0.2~0.5cm。通過本實用新型可以適合不同厚度的光學器件研磨工作,且在單面研磨同時另一面能完成磨平工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研磨裝置,特別是一種可用于單面打磨的游星輪。
背景技術
現有的游星輪大部分被設計用于光學器件的雙面拋光,即游星輪的厚度會小于光學器件的厚度,在某些情況下若僅需研磨一個面,使用者一般會選取厚度較厚的游星輪從而保證光學器件的另一個面不被研磨,但該種方式效率較低,拋光設備的兩面研磨盤不能被有效利用。中國專利公告文本CN103158054B公開了兩種在雙面研拋機上實現的單面拋光方法,其采用粘合劑的方式將兩片待研磨光學器件粘合,從而僅研磨兩光學器件的各一個面,該種方法同樣對于游星輪的厚度選取有一定要求,并且由于光學器件的另一個無需研磨的面仍需進行磨平等處理,通過該種研磨方式并不能一步完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單面打磨的游星輪,通過該游星輪可以適合不同厚度的光學器件研磨工作,且在單面研磨同時另一面能完成磨平工作。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單面打磨的游星輪,其結構為:所述游星輪由至少一個單元輪組成,所述單元輪中開設有打磨孔,所述單元輪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中至少一者設置有連續的凹凸部,所述凹凸部布滿單元輪表面,所述凹部與凸部的形狀相匹配;所述凹部與凸部間的高度差范圍為0.2~0.5cm。
進一步地,所述游星輪至少由第一單元輪和第二單元輪組成,所述第一單元輪上表面的凹凸部和第二單元輪下表面的凹凸部相互貼合。
更進一步,所述凹凸部為平滑過渡,所述凹凸部的頂點呈圓弧形。
作為優選,所述游星輪包括橫向凹凸部和縱向凹凸部。
進一步地,還包括打磨層,所述打磨層設置在第一單元輪和第二單元輪之間的打磨孔中。
作為優選,所述單元輪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中至少一者設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內凹設置在打磨孔周圍,所述打磨層面積較打磨孔大,其伸出打磨過部分被固定孔固定。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通過凹凸部結構的設置使游星輪的厚度可自由調整,凹凸部的高度差保證了在不影響游星輪加工的情況下可保證單元輪間的連接強度,凹凸部的平滑設置保證了轉動過程中單元輪間的磨損較小而橫向和縱向凹凸部的設置保證了單元輪間四個方向上的定位。并且當單元輪數量大于等于兩個時,單元輪之間可形成用于存放打磨層的空間,用于非研磨面的磨平工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標號說明:
游星輪1 打磨孔2 固定孔3
橫向凹凸部4 縱向凹凸部5 光學器件6
打磨層7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清晶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德清晶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845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旋轉刀具
- 下一篇:一種建筑施工中建材打磨拋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