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吹光纖微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79133.2 | 申請日: | 201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36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洪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博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晉***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吹光 纖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吹光纖微纜,包括套束管,所述套束管內壁的底部通過彈簧球與光纖保護管的底部活動連接,所述保護管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壁的底部開設有光纖安裝槽,所述凹槽的內部套接有連接桿,且兩個連接桿相對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活動塊,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由內至外依次貫穿凹槽和套束管并延伸至其外部。該氣吹光纖微纜,通過設置了凹槽、光纖安裝槽、連接桿、活動塊和第一彈簧,將光纖放入到光纖安裝槽的內部,光纖安裝槽可以有效的保護光纖,避免外界對光纖造成影響,延長使用壽命,當光纖保護管放入到套束管的內部時,處于壓縮狀態的第一彈簧在彈力的作用下,將活動塊彈出并抵在凹槽的內壁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氣吹光纖微纜。
背景技術
光纖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于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管或一束激光將光脈沖傳送至光纖,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導纖維的傳導損耗比電在電線傳導的損耗低得多,光纖被用作長距離的信息傳遞。
光纖光纜得到大量使用,傳統12芯及以下光纖光纜的外徑不小于6mm,氣吹光纖微纜使用的時候,須預知用戶數量,以確定光纖芯數,并進行多次熔接,不但使線路衰減增加,障礙點增多,還無法直接滿足樓層間組網聯接,一般的氣吹光纖微纜,不方便安裝或增加光纖,成本較高而且影響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吹光纖微纜,解決了不方便安裝光纖或增加光纖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有益效果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氣吹光纖微纜,包括套束管,所述套束管內壁的底部通過彈簧球與光纖保護管的底部活動連接,所述保護管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壁的底部開設有光纖安裝槽,所述凹槽的內部套接有連接桿,且兩個連接桿相對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活動塊,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由內至外依次貫穿凹槽和套束管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連接桿的表面纏繞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活動塊的一側通過第一彈簧與套束管的內壁活動連接,所述光纖保護管的頂部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壁的底部開設有光纖備用槽,所述限位槽的內部套接有壓塊,所述壓塊的頂部貫穿限位槽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壓塊的頂部與外套管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的內部套接有內桿,所述內桿底端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外套管內壁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滑槽,所述限位塊的一端套接在滑槽的內部,所述內桿的頂端貫穿外套管并被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套束管表面的頂部通過鉸接螺栓與蓋板的一側活動連接,所述內桿的頂端與蓋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通過第二彈簧與蓋板的頂部活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彈簧球的數量為三個,且三個彈簧球的頂部均與光纖保護管的底部搭接。
優選的,所述活動塊的高度與凹槽的高度相等,且活動塊的一側與凹槽的內壁搭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套束管的內壁搭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活動塊的一側焊接。
優選的,所述壓塊的長度與光纖備用槽的長度相等,且壓塊位于光纖備用槽的正上方。
優選的,所述第二彈簧纏繞設置在內桿的表面,且第二彈簧的頂端與蓋板的底部搭接。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博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博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791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