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控制器散熱外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78475.2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996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創一佳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4 | 分類號: | H05K5/0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器 散熱 外殼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控制器散熱外殼,包括殼體、裝飾條以及固定座,所述殼體為兩端開口的長方體結構,在所述殼體兩側設有多組對流通道,所述對流通道的兩端安裝有所述固定座,所述裝飾條通過固定座安裝在所述對流通道上;相鄰的所述裝飾條之間接口呈交錯搭接布置,且在交錯搭接處具有通風間隙。本申請的結構為一體化設計,大大減少配件數量和二次加工工序;產品充分利用殼體上原有線條,把對流通道建立在裝飾線條后面,這樣既滿足散熱對流通道條件,又能把所建立的對流通道隱藏,從產品外觀上看不出任何對流散熱通道,產品外觀整體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結構,具體的說是一種控制器散熱外殼。
背景技術
目前的控制器外殼的散熱通常是三種方式,包括傳導散熱、輻射散熱、對流散熱,對流散熱是產品散熱最有效,為了滿足對流散熱,就必須才產品設計是增加對流通道,就必須在產品外殼上通過設計不同的孔形和數量,在產品外殼設計如此多的孔,必會造成對產品外觀的整體性產生影響,同時也會讓產品內部結構和元器件暴露在人們視線范圍,能否既能滿足產品散熱條件,又能不影響產品外觀設計常是困擾設計師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控制器散熱外殼,不僅在殼體內設置有效的對流散熱通道,還能讓此通道不外露內部元器件而影響產品外觀。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控制器散熱外殼,包括殼體、裝飾條以及固定座,所述殼體為兩端開口的長方體結構,在所述殼體兩側設有多組對流通道,所述對流通道的兩端安裝有所述固定座,所述裝飾條通過固定座安裝在所述對流通道上;相鄰的所述裝飾條之間接口呈交錯搭接布置,且在交錯搭接處具有通風間隙。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前述的控制器散熱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條的為兩側具有遮擋翅板的長條形結構。
前述的控制器散熱外殼,所述殼體由鋁合金拉伸一體成型,所述對流通道通過數控機床加工成型,大大減少配件數量,和減少二次加工工序,節能環保明顯。
進一步的,前述的控制器散熱外殼,所述殼體兩端開口處設有安裝擋板的螺孔,用于安裝兩端擋板,確保殼體內的元器件不外露。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益效果為:本申請的結構為一體化設計,大大減少配件數量和二次加工工序;產品充分利用殼體上原有線條,把對流通道建立在裝飾線條后面,這樣既滿足散熱對流通道條件,又能把所建立的對流通道隱藏,從產品外觀上看不出任何對流散熱通道,產品外觀整體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控制器散熱外殼,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殼體1、裝飾條2以及固定座3,裝飾條的為兩側具有遮擋翅板的長條形結構,所述殼體為兩端開口的長方體結構,在所述殼體兩側設有多組對流通道4,殼體由鋁合金拉伸一體成型,所述對流通道通過數控機床加工成型;對流通道的兩端安裝有所述固定座,所述裝飾條通過固定座安裝在所述對流通道上;相鄰的所述裝飾條之間接口呈交錯搭接布置,且在交錯搭接處具有通風間隙,殼體兩端開口處設有安裝擋板的螺孔,用于安裝兩端擋板5。
本實施例充分利用產品外觀設計原有線條,把對流通道建立在裝飾線條后面,這樣既滿足散熱對流通道條件,又能把所建立的對流通道隱藏,從產品外觀上看不出任何對流散熱通道,產品外觀整體性強;有效解決因滿足產品散熱設計造成產品內部設計結構或元器件通過散熱孔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范圍的問題,本實施例在安裝時采用導軌安裝和螺絲規定兩種方式,適應性廣。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創一佳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創一佳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784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