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清運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75331.1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657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亮;楊春生;劉扣林;曹磊;王現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1/08 | 分類號: | B62D61/08;B60P3/07;B60P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剪刀臂 支撐桿 銷軸 樣車 配合 本實用新型 后支撐桿 前支撐桿 驅動裝置 運輸 固定板連接 拖動 前后方向 上下運動 組件包括 固定板 行走輪 轉向輪 叉車 車架 樞轉 抬起 驅動 移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清運車輛,清運車輛包括車架、剪刀臂組件、驅動裝置、前支撐桿、后支撐桿、行走輪和轉向輪,剪刀臂組件包括兩個剪刀臂和兩個固定板,剪刀臂具有固定板連接孔和支撐桿配合部,兩個剪刀臂在前后方向上部分地重疊且重疊部分之間通過第二銷軸相連,驅動裝置用于驅動第二銷軸上下運動,從而使得剪刀臂組件的兩個剪刀臂繞各自的第一銷軸同步向上或向下樞轉,前支撐桿的兩端配合在位于前側的兩個剪刀臂的支撐桿配合部上,后支撐桿配合在位于后側的兩個剪刀臂的支撐桿配合部上。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清運車輛,無需叉車即可抬起待運輸樣車,從而拖車可以拖動清運車輛和待運輸樣車移動,進而增加了待運輸樣車的運輸范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清運車輛。
背景技術
在車輛生產廠區內,為驗證車輛的性能,需要試制多輛樣車。由于大部分試制樣車無法自主行動,相關技術中,常通過叉車舉升并運輸樣車至目標地點。由于叉車本身構造所限,叉車無法在廠區以外的道路行駛,叉車的使用范圍受限,且叉車的速度較慢,樣車在叉車上的穩定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適用范圍更廣的清運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清運車輛,包括車架、剪刀臂組件、驅動裝置、前支撐桿、后支撐桿、行走輪和轉向輪,所述車架具有左右對稱布置的左邊梁和右邊梁,所述剪刀臂組件分別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左邊梁和所述右邊梁上,所述剪刀臂組件包括兩個剪刀臂和兩個固定板,所述剪刀臂具有固定板連接孔和支撐桿配合部,所述支撐桿配合部和所述固定板連接孔位于所述剪刀臂的前后兩端且其中一個所述剪刀臂的支撐桿配合部位于前端而另一個所述剪刀臂的支撐桿配合部位于后端,所述固定板與對應的所述剪刀臂通過第一銷軸相連,兩個所述剪刀臂在前后方向上部分地重疊且重疊部分之間通過第二銷軸相連,所述驅動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左邊梁和所述右邊梁上且與同側的所述第二銷軸相連,所述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銷軸上下運動,從而使得所述剪刀臂組件的兩個所述剪刀臂繞各自的所述第一銷軸同步向上或向下樞轉,所述前支撐桿的兩端配合在位于前側的兩個所述剪刀臂的支撐桿配合部上,所述后支撐桿配合在位于后側的兩個所述剪刀臂的支撐桿配合部上,所述轉向輪設置在所述車架的前端,所述行走輪分別左右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左邊梁和所述右邊梁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清運車輛,無需叉車即可抬起待運輸樣車,從而拖車可以拖動清運車輛和待運輸樣車移動,進而增加了待運輸樣車的運輸范圍。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清運車輛,所述支撐桿配合部的上邊緣設置有多個弧形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中的每一個包括:桿部本體和端頭,所述端頭設置在所述桿部本體的兩端且與所述弧形凹槽配合,所述端頭為圓柱形,所述桿部本體為方柱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清運車輛,所述剪刀臂中間高而兩端低以在所述剪刀臂的中間部分形成上凸部,所述第二銷軸連接在兩個所述上凸部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清運車輛,所述固定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左邊梁和所述右邊梁上,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固定板減重孔。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清運車輛,所述清運車輛還包括下限位裝置,所述下限位裝置設置在所述左邊梁和所述右邊梁上且適于支撐限位所述支撐桿配合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清運車輛,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支架和液壓缸,所述液壓缸與所述支架固定,所述支架分別固定在所述左邊梁和所述右邊梁上,所述液壓缸的缸桿與所述第二銷軸連接。
可選地,兩個所述液壓缸配置有手動式共用液壓油泵。
可選地,所述轉向輪通過轉向架與連接在所述左邊梁和所述右邊梁之間的前橫梁相連,所述轉向架上設置有牽引桿。
可選地,所述支撐桿配合部的自由端高于所述支撐桿配合部的與所述剪刀臂相連的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753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后橋總成轉運車
- 下一篇:后備箱結構及具有其的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