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后扶手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75199.4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286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江銘;劉偉鋒;陶蕓靜;潘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速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28 | 分類號: | B62J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青***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扶手 組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后扶手組件,包括后扶手本體、空心連接套管和螺栓,所述后扶手本體成U型結構且左右對稱,所述空心連接套管對稱設置在后扶手本體的左、右內側,所述后扶手本體與空心連接套管焊接連接,所述空心連接套管的管道與螺栓相適配,所述螺栓穿過空心連接套管的管道將后扶手本體固定在摩托車車架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車后扶手組件,結構簡單、拆卸方便,不僅可作為搭乘人員抓握之用,確保搭乘人員在行駛的摩托車上坐穩,也可用于乘車人員駐車時將車提起的把手使用,使用方便,功能多樣,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摩托車后扶手組件。
背景技術
摩托車的尾部通常都設置有后扶手以供摩托車搭乘人員抓握?,F有的摩托車后扶手為整體結構,由后扶手本體和后扶手支撐體一體連接構成,后扶手外包覆一層或兩層塑料層,這種整體式的后扶手不僅焊接連接需要較多的夾具,安裝不方便,并且拆卸時也比較麻煩,拆卸時往往需要把塑料件拆掉,然后再依次將后蓋板、左側板、右側板拆掉,才能把后扶手從車架上取出,拆卸效率較低。
中國專利CN201120510675.2中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后扶手組件,由后扶手本體和后扶手安裝支架構成,所述后扶手本體呈U形且左右對稱,后扶手安裝支架對稱設置在后扶手本體的左、右內側,所述后扶手本體的左、右外側分別開有沉臺孔,內六角沉頭螺釘穿過該沉臺孔將后扶手本體和后扶手安裝支架連接在一起,所述后扶手本體為鋁合金件,后扶手安裝支架為碳素結構鋼件。該摩托車后扶手組件雖然相較于傳統的整體式后扶手而言,安裝較為方便,但是從文中可見,該專利中的摩托車后扶手是由后扶手本體焊接在一起,然后用四顆螺栓將后扶手本體和后扶手安裝支架組裝成品,最后再用四顆螺栓固定在車架上,操作和工藝都比較費時費力,另外,該專利中的摩托車后扶手是安裝在摩托車的座墊下方,然后再與車架固定,拆卸時需要先座墊先拆卸下來,拆卸不方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的摩托車后扶手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摩托車后扶手組件,包括后扶手本體、空心連接套管和螺栓,所述后扶手本體成U型結構且左右對稱,所述空心連接套管對稱設置在后扶手本體的左、右內側,所述后扶手本體與空心連接套管焊接連接,所述空心連接套管的管道與螺栓相適配,所述螺栓穿過空心連接套管的管道將后扶手本體固定在摩托車車架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后扶手本體和空心連接套管均為碳素結構鋼件。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后扶手本體后端高前端低,呈流線型。
作為優選方案,摩托車車架上設有容置螺栓的連接孔。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車后扶手組件,結構簡單、拆卸方便,不僅可作為搭乘人員抓握之用,確保搭乘人員在行駛的摩托車上坐穩,也可用于乘車人員駐車時將車提起的把手使用,使用方便,功能多樣,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摩托車后扶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摩托車后扶手組件的安裝示意圖。
圖中標號示意如下:1-后扶手本體;2-空心連接套管;21-連接套管的管道;3-螺栓;4-摩托車車架;41-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速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速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751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車的聯動剎車裝置
- 下一篇:顯示裝置用罩蓋玻璃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