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擬跳傘完整體驗的仿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64816.0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765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左艷軍;劉瀚澤;趙大偉;陳澍;劉慈航;段小童;翟雁;彭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9B9/00 | 分類號: | G09B9/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申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霍本俊 |
| 地址: | 10010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跳傘 升降機 虛擬現實顯示 側向風扇 仿真系統 前向風扇 提拉機構 操控繩 風扇 視景 同步處理模塊 俯臥 本實用新型 肩部綁帶 控制模塊 模擬模塊 確認按鈕 身體姿態 腿部綁帶 運轉 傳感器 低功率 高功率 直立 綁帶 風阻 繩索 提拉 懸吊 捕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模擬跳傘完整體驗的仿真系統,包括:升降機;設置于所述升降機中的傳感器或者確認按鈕;用于捕捉跳傘體驗者身體姿態的設備;繩索控制模塊,包括傘索、左側操控繩和右側操控繩;綁帶提拉模塊,包括肩部綁帶提拉機構和腿部綁帶提拉機構,并根據模擬跳傘階段的變化而使跳傘體驗者在直立姿態、懸吊姿態和俯臥姿態之間變換;風阻模擬模塊,包括前向風扇、底向風扇和側向風扇,所述前向風扇、所述底向風扇和所述側向風扇分別根據模擬跳傘階段的變化而處于“停止”、“低功率運轉”或“高功率運轉”姿態;以及虛擬現實顯示模塊,所述虛擬現實顯示模塊包括視景同步處理模塊,根據跳傘體驗者處于不同模擬跳傘階段呈現不同視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跳傘訓練領域,更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擬跳傘完整體驗的仿真系統。
背景技術
跳傘運動是指跳傘員乘飛機、氣球等航空器或其他器械升至高空后跳下,或者從陡峭的山頂、高地上跳下,并借助空氣動力和降落傘在張開降落傘之前和開傘后完成各種規定動作,并利用降落傘減緩下降速度在指定區域安全著陸的一項體育運動。它以自身的驚險和挑戰性,被世人譽為“勇敢者的運動”。
跳傘運動是一項很刺激的運動,真實的跳傘運動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并且真實的跳傘運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此外,真實的跳傘運動需要做大量復雜的準備工作,費用高昂,目前僅有少部分人參與這項運動。為了使多數人群體驗跳傘的樂趣,一些模擬跳傘機應運而生。
跳傘流程一般包括:飛機爬升、起跳離機、自由落體、開傘、翼傘空中控制、著陸等多個階段。然而,現存的技術方案只為跳傘體驗者提供一種姿態變化:即在“豎直懸空”和“自然站立”兩種姿態間切換,這兩種姿態分別模擬跳傘流程中的“傘降”和“著陸”兩個階段。現有跳傘模擬機對于跳傘過程中最考驗勇氣的“跳出離機”和最刺激的“自由落體”兩個跳傘過程完全沒有模擬,這使得整個模擬跳傘體驗并不完整。
另外,跳傘者在空中下降的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失重感”以及與空氣做相對運動所產生的“風吹感”。然而,現存跳傘模擬機中僅少數幾款在跳傘體驗者正下方配置了風扇,來模擬這種感覺。但由于風量風力不足,風向單一且風速固定,導致無法模擬跳傘過程中復雜的“風吹感”。而且,設置在跳傘體驗者正下方的風扇也會由于容易進雜物等原因增加發生故障的幾率。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是仿真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2016年被稱為VR元年,與VR配套的虛擬現實仿真系統和產品也在近兩年實現了高速發展。近年在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幾款跳傘模擬機產品,跳傘體驗者通過佩戴VR頭盔獲得在空中下降的視覺體驗。現存跳傘模擬器中的VR內容乏善可陳,3D模型及貼圖烘焙技術明顯不成熟,視覺效果不真實,甚至拙略,不能產生強烈的“沉浸感”。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擬跳傘完整體驗的仿真系統,包括:
升降機;
設置于所述升降機中的傳感器,或者確認按鈕,用于確認跳傘體驗者離開升降機平臺;
用于捕捉跳傘體驗者身體姿態的設備;
繩索控制模塊,包括傘索、左側操控繩和右側操控繩;
綁帶提拉模塊,包括連接到跳傘體驗者的肩部綁帶提拉機構和腿部綁帶提拉機構,所述綁帶提拉模塊根據模擬跳傘階段的變化而使跳傘體驗者在直立姿態、懸吊姿態和俯臥姿態之間變換;
風阻模擬模塊,包括前向風扇、底向風扇和側向風扇,所述前向風扇、所述底向風扇和所述側向風扇分別根據模擬跳傘階段的變化而處于“停止”、“低功率運轉”或“高功率運轉”姿態;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648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醫脈象教學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激光定位的智能消防演練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