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屬制品無塵拋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50318.0 | 申請日: | 2017-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729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桂興;龔允玉;滕菲;樂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制品 拋光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屬制品無塵拋光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側側壁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機身,所述機身的兩側側壁對稱設有橫向設置的套管,且套管與機身連通設置,所述機身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一驅動電機,且第一驅動電機的一側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有兩個橫向設置的第一轉軸,且兩個第一轉軸插設在兩個套管中,兩個所述套管的側壁上均設有豎直設置的拋光殼體,且拋光殼體為中空結構,所述第一轉軸的側壁上設有拋光輪,兩個所述拋光殼體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該拋光裝置可以將金屬粉塵集中收集起來,且一次性可以加工多個加工件,極大地提高了拋光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制品無塵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特別是日用五金加工中,拋光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工序,然而拋光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形成大量的粉塵,對人體產生極大危害,特別是在得不到有效控制時,易引起塵肺等職業病;而且大量粉塵污染環境,產生安全隱患。現有的拋光裝置對金屬進行拋光時,產生大量的金屬粉塵在空氣中飄蕩,無法處理,且拋光過程中,每次加工的工件數量有限。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金屬制品無塵拋光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拋光裝置拋光時產生的金屬粉塵在空氣中飄蕩無法收集,且每次拋光加工的工件數量有限,導致效率較低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金屬制品無塵拋光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金屬制品無塵拋光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側側壁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機身,所述機身的兩側側壁對稱設有橫向設置的套管,且套管與機身連通設置,所述機身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一驅動電機,且第一驅動電機的一側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有兩個橫向設置的第一轉軸,且兩個第一轉軸插設在兩個套管中,兩個所述套管的側壁上均設有豎直設置的拋光殼體,且拋光殼體為中空結構,所述第一轉軸的側壁上設有拋光輪,兩個所述拋光殼體的一側側壁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且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拋光殼體的側壁并連接有橫向設置的蝸桿,所述拋光殼體中設有豎直設置的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一側設有與蝸桿相匹配的蝸輪,且第二轉軸的另一側設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二轉軸的外側側壁上還套設有轉盤,且轉盤為鏤空結構,所述拋光殼體的內壁上設有齒圈,所述轉盤的側壁上環繞設有多個豎直設置的轉桿,且轉桿遠離轉盤的一側設有第二齒輪,且齒圈、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相互嚙合設置,多個所述第二齒輪的上側側壁上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中固定有加工件。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下側壁上對稱設有多個開口向下的安裝槽,且安裝槽的底部通過彈簧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遠離彈簧的一側設有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的外側側壁上套設有安裝外殼,且安裝外殼為中空結構,所述安裝外殼中填設有消音材料。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與拋光輪采用螺紋連接,且第一轉軸的側壁上還套設有兩個大小相同的緊固件,且緊固件位于拋光輪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拋光殼體的一側側壁上轉動設有觀察窗口,且觀察窗口的側壁上設有透明鋼化玻璃,所述拋光殼體的底部設有通孔。
優選的,所述拋光殼體底部的通孔的開口側壁上設有收集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操作者在使用該拋光裝置時,將加工件通過觀察窗口放入拋光殼體中的固定裝置上,關閉觀察窗口,啟動第一驅動電機,第一轉軸帶動拋光輪轉動,進而對加工件的表面進行拋光處理,同時,啟動第二驅動電機,蝸桿帶動蝸輪轉動,進而轉桿帶動第一齒輪轉動,由于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齒圈的嚙合作用,使得第二齒輪圍繞第一齒輪作圓周運動,同時第二齒輪自身自轉,從而使得拋光輪對多個加工件上側的各個表面進行拋光處理,產生的金屬粉塵在拋光殼體的阻擋下,通過通孔集中落下,便于對其進行收集,該拋光裝置可以將金屬粉塵集中收集起來,且一次性可以加工多個加工件,極大地提高了拋光的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503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