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及采用上述預制構件的魚槽磚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38746.1 | 申請日: | 201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58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于道平;李青云;張曉可;何傳金;連玉喜;何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慶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3/14 | 分類號: | E02B3/14;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曉微;葉美琴 |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制構件 魚槽 構件主體 連接柱 支撐柱 側柱 本實用新型 魚類 鋪砌 底棲生物 洞穴系統 內部支撐 泥沙淤積 相對設置 一端連接 洄游通道 集約化 槽磚 洞穴 水草 魚苗 串通 繁育 伸出 恢復 安全 生產 | ||
1.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構件主體、支撐柱;
構件主體包括連接柱和分別連接在連接柱兩端的兩個側柱,兩個側柱相對設置且二者與連接柱共同形成U形結構;
支撐柱位于構件主體所在一側,支撐柱與一個側柱靠近連接柱一端連接且另一端從構件主體一側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兩個側柱平行設置,支撐柱垂直于兩個側柱所在平面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支撐柱遠離連接柱一側的側面和與支撐柱連接的側柱遠離連接柱一側的側面位于同一平面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連接柱垂直于側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構件主體和支撐柱采用混凝土材料一體形成。
6.一種魚槽磚,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魚槽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和第二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
第一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位于第二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上方,第一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包括第一構件主體和第一支撐柱(31),第一構件主體包括第一側柱(11)、第二側柱(12)和第一連接柱(21),第一支撐柱(31)設置在第一側柱(11)下方且與第一側柱(11)連接,第二U形框架魚槽磚預制構件包括第二構件主體和第二支撐柱(32),第二構件主體包括第三側柱(13)、第四側柱(14)和第二連接柱(22),第二支撐柱(32)設置在第四側柱(14)上方且與第四側柱(14)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魚槽磚,其特征在于,第一側柱(11)位于第三側柱(13)上方且與第三側柱(13)平行設置,第一支撐柱(31)遠離第一側柱(11)一端抵靠第三側柱(13)頂部,第二側柱(12)位于第四側柱(14)上方且與第四側柱(14)平行設置,第二支撐柱(32)遠離第四側柱(14)一端抵靠第二側柱(12)底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魚槽磚,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柱(31)遠離第一連接柱(21)一側的側面與第一側柱(11)和第三側柱遠離第二支撐柱(32)一側的側面位于同一平面內,第二支撐柱(32)遠離第二連接柱(22)一側的側面與第二側柱(12)和第四側柱(14)遠離第一支撐柱(31)一側的側面位于同一平面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魚槽磚,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柱(31)與第二連接柱(22)錯開布置,第二支撐柱(32)與第一連接柱(21)錯開布置。
11.一種魚塘塘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塘基層,每個塘基層包括多個根據權利要求6-10任一項所述的U形框架魚槽磚,多個U型框架魚槽磚依次布置,每個魚槽磚的第一側柱(11)與相鄰魚槽磚的第四側柱(14)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每個魚槽磚的第二側柱(12)與相鄰魚槽磚的第三側柱(13)位于同一直線上;
相鄰兩個魚槽磚的第一連接柱(21)和第二連接柱(22)相互抵靠,且第一支撐柱(31)和第二支撐柱(32)相互抵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慶師范大學,未經安慶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3874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錨固格柵護坡
- 下一篇:對稱耦合式護坡磚及生態護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