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垃圾處理爐反應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37310.0 | 申請日: | 201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796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燕濤;邢毅飛;姜稀臏;易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3G5/46 | 分類號: | F23G5/46 |
| 代理公司: | 煙臺上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7234 | 代理人: | 劉志毅 |
| 地址: | 26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處理 反應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垃圾處理爐反應室結構,屬于環保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小型垃圾處理爐的反應室是垃圾爐的主體結構,其一般結構上部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爐箅。垃圾是從上部開口部位向里投入,垃圾從底部逐漸堆積,垃圾爐爐膛下端截面小于上端截面,便于垃圾在底部聚集集中,從而方便集中處理;一種新型的垃圾處理爐,其從反應室產生的煙氣可以沿著反應室的外壁回流到反應室的底部,再從底部進入到反應室內部,循環流動,便于使垃圾裂解產生的廢氣多次循環燃燒;一般情況下,是從底部的爐箅縫隙進入,煙氣進入反應室入口面積較小,阻力較大,不便于廢氣循環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煙氣能更大程度的進入反應室的垃圾處理爐反應室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垃圾處理爐反應室結構,包括上部的筒體結構和下部的縮口結構,所述縮口結構的側壁呈鏤空結構,且所述縮口結構的下端設有安裝爐箅的支撐臺。
進一步,所述筒體結構為圓筒形,所述縮口結構為錐筒形。
進一步,所述筒體結構為矩形框體結構,所述縮口結構為下端開口小的棱臺框體結構。
進一步,所述筒體結構的下端和所述縮口結構的上端焊接在一起。
進一步,所述縮口結構的側壁由多根鐵條組成。
進一步,所述縮口結構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長條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應室下部的縮口的側壁為鏤空結構,煙氣在外罩的導向作用下,不僅能夠從底部爐箅處進入反應室,還能從縮口側壁進入反應室,增大了煙氣進入反應室的程度,也提高了爐內煙氣均勻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爐箅的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煙氣流通示意圖;
在附圖中,各標號所表示的部件名稱列表如下:1、筒體結構,2、縮口結構,2-1、長條孔,2-2、支撐臺,3、爐箅,4、外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垃圾處理爐反應室結構,包括上部的筒體結構1和下部的縮口結構2,所述縮口結構2的側壁呈鏤空結構,且所述縮口結構2的下端設有安裝爐箅3的支撐臺2-2。
所述筒體結構1為矩形框體結構,所述縮口結構2為下端開口小的棱臺框體結構。
所述筒體結構1的下端和所述縮口結構2的上端焊接在一起。
所述縮口結構2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長條孔2-1。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筒體結構1為圓筒形,所述縮口結構2為錐筒形。所述縮口結構2的側壁由多根鐵條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圖4所示,反應室的外部套有外罩4,反應室與所述外罩4之間設有煙氣流通通道,煙氣從反應室上部溢出后,經煙氣流通通道從下部的縮口結構2側壁及爐箅3處進入反應,循環利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大學,未經煙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373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