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易于端子安裝的VCM下蓋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10143.0 | 申請日: | 201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05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饒振奇;賴俊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41/035 | 分類號: | H02K41/035;H02K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董建林 |
| 地址: | 21515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易于 端子 安裝 vcm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易于端子安裝的VCM下蓋結構,屬于音圈電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音圈馬達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并實現直線型及有限擺角的運動。利用來自永久磁鋼的磁場與通電線圈導體產生的磁場中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產生有規律的運動的裝置。因為音圈馬達是一種非換流型動力裝置,其定位精度完全取決于反饋及控制系統,與音圈馬達本身無關。采用合適的定位反饋及感應裝置其定位精度可以輕易達到10NM,加速度可達300g。
目前,現有下蓋與端子結構,多采用一體方式,優點是端子厚度變大,不容易變形斷裂,缺點是價格昂貴,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于端子安裝的VCM下蓋結構。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易于端子安裝的VCM下蓋結構,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四角側壁上設置有L型結構的凸臺,用于與外殼體之間相膠接;所述本體頂部設置有下彈片凹槽;所述本體開口處設置有第一凹槽,用于載體向下運動的讓度槽;所述本體開口處設置有防塵圈;所述下彈片凹槽對應的本體四角上設置有彈片點膠柱;所述本體兩個相連角上分別開設有端子安裝口,所述端子安裝口包括:端子頂端凹槽,端子下端開口。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防塵圈上設置有對稱的導向塊,用于載體上下移動的導向。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凸臺彎折處設置有溢膠槽。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彈片點膠柱底部設置有溢膠槽。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本體邊緣設置有定位凹槽,用于外殼體裝配時與下蓋定位。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內設置有預壓塊,用于緩沖載體向下的運動。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易于端子安裝的VCM下蓋結構,通過本體四周設置的帶有溢膠槽的凸臺,有利于提高下蓋與外殼體之間安裝效果;下彈片的安裝結構,有利于下彈片固定效果;端子安裝口的設置,方便端子與下蓋之間分步安裝;防塵圈的結構,有效提高下蓋與載體之間的連接效果。本設計結構簡易,下蓋與下彈處、載體、外殼體之間連接效果好,可有效的改善,端子變形、斷裂及費用過高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易于端子安裝的VCM下蓋結構,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四角側壁上設置有L型結構的凸臺2,用于與外殼體之間相膠接;所述本體1頂部設置有下彈片凹槽3;所述本體1開口處設置有第一凹槽4,用于載體向下運動的讓度槽;所述本體1開口處設置有防塵圈5;所述下彈片凹槽3對應的本體1四角上設置有彈片點膠柱6;所述本體1兩個相連角上分別開設有端子安裝口7,所述端子安裝口7包括:端子頂端凹槽71,端子下端開口72,L型結構的端子從端子下端開口72插入,端子上端用膠水固定在端子頂端凹槽71內。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防塵圈5上設置有對稱的導向塊8,用于載體上下移動的導向。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凸臺2彎折處設置有溢膠槽9。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彈片點膠柱6底部設置有溢膠槽9。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本體1邊緣設置有定位凹槽10,用于外殼體裝配時與下蓋定位。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凹槽4內設置有預壓塊11,用于緩沖載體向下的運動。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101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于裝配的VCM下蓋結構
- 下一篇:一種高回彈力的下彈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