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海底管線的船舶錨泊防撞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02953.1 | 申請日: | 2017-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958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葉智君;艾萬政;劉虎;王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L1/16 | 分類號: | F16L1/16;F16L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海底 管線 船舶 錨泊 撞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撞機構,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海底管線的船舶錨泊防撞機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船舶運輸業、漁業都取得長足進步。在船舶運輸方面,隨著沿海港口數量和泊位日益增加,船舶噸位越來越大,意外的拋錨作業也越來越頻繁;在漁業生產方面,漁業作業區域越來越密集,在部分海域內,漁業養殖作業區域與海底管線的鋪設區域產生交疊,并且漁業船舶在海上作業隨意性比較強,以上這些因素都會給海底管線帶來一定的風險。
近幾年就發生多起海管受損事故,絕大部分是由于船舶拋錨造成的,因此,對海底管線進行防護,以防止船舶拋錨對其造成損壞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
專利“200310115532.1”公開了一種海底管線的防護沉排,由模塊、連接繩組成,所述模塊的形狀為長方形的兩個上下對稱的四棱臺疊加而成,每排模塊沿模塊地長軸方向依次排列有大于6列的模塊,每列模塊沿模塊的短軸方向依次排列有大于4排的模塊,通過連接繩將模塊連成一個軟體沉排,通過海底管線的防護沉排壓蓋在海底管線上,防止錨鏈直接破壞管線,但是該沉排長期壓合在海底管線上,易造成海底管線的變形,對其造成自然損壞。
專利“201520190205.0”公開了一種海底管線浮球式柔性沖刷防護裝置,由三至多個浮球防護單元組成,所述浮球防護單元包括壓載塊體和浮體小球,壓載塊體和浮體小球以及浮體小球之間通過連接繩索相連接;浮球防護單元分布設置于海底管線周圍,形成類似多孔網板的防護層;造價較低,施工十分方便,在水流速度較小;但是該裝置連接牢固性較差,使用壽命較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海底管線的船舶錨泊防撞機構,能夠有效防止船舶錨泊時對海底管線造成的撞擊傷害,提高了海底管線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
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海底管線的船舶錨泊防撞機構,包括管線主體、下支撐機構和上防護機構;
所述下支撐機構包括下支撐側壁、下支撐頂壁、下支撐板和下支撐桿,兩個下支撐側壁傾斜的固定在下支撐頂壁的兩側,使下支撐機構整體呈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結構,下支撐頂壁上設有第一開口槽,每個下支撐側壁上分別設有一個第二開口槽,第一開口槽和兩個第二開口槽相互連通,下支撐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下支撐桿傾斜的固定在下支撐頂壁底部、且位于第一開口槽的兩側,兩個下支撐桿頂部之間的距離小于兩者底部之間的距離,兩個下支撐桿分別穿過下支撐板上的兩個固定孔、將下支撐板固定在兩個下支撐桿之間;
若干下支撐機構均勻設置在管線主體底部,管線主體穿過第一開口槽和第二開口槽放置在下支撐板上,相鄰的兩個下支撐機構之間固定一個上防護機構;
所述上防護機構包括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框,下固定板通過銷釘固定在相鄰兩個下支撐機構之間,上固定框的數量為兩個,兩個上固定框垂直的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上固定框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結構,管線主體設置在上固定框與下固定板圍繞形成的空間中,相鄰的兩個上防護機構之間通過防撞條加以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下支撐桿底部設有限位板。
進一步的,所述下支撐板上設有圓弧形結構的定位板。
進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框內壁與下固定板頂面之間設有一個V字形結構的緩沖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施工時將管線主體并防撞機構固定在海床上,僅部分上固定框和防撞條裸露在海床外;
當受到船錨撞擊時,上防護機構進行第一重防護,當撞擊力度過大,上防護機構損壞時,海底管線在撞擊力的作用下發現位移,下支撐板起到了緩沖的作用,能夠有效防止海底管線發生大幅度形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防止船舶錨泊時對海底管線造成的撞擊傷害,提高了海底管線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支撐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A向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上防護機構的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晰明確,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任何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進行等價替換和常規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029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凝土輸送泵管道緊固裝置
- 下一篇:一種海底管線施工用快速拖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