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98150.3 | 申請日: | 2017-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82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瑞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瑞春 |
| 主分類號: | B62D21/18 | 分類號: | B62D21/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54 | 代理人: | 王堅敏 |
| 地址: | 618307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機器人 模塊化 車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移動種移動機器人車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
背景技術
移動機器人是一個集環境感知、動態決策與規劃、行為控制與執行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目前,移動機器人正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各種復雜環境,如:火場、自然災害、反恐防暴、軍事作業、核設施檢查等惡劣的環境下,這些應用場合要求機器人具有體積小、機動性強、轉向靈活等特點,尤其對車架越過障礙物的能力,以及在水中作業的機器人要求車架殼體的密封性較高,現有的移動式機器人車架結構復雜,制作成本高,難以保證車架內的密封性,也無法實現模塊化,現有移動機器人的車架通常和傳統的汽車類似,無法實現車架的集成化、模塊化,車架殼體越過障礙物困難,容易翻車,維修更換困難,耗時、耗力。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實現車架殼體集成化、模塊化,提高車架的通用性,以及改變驅動方式的簡單快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
一種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包括車架殼體,還包括分別用于安裝前輪驅動組件和后輪驅動組件的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穿過所述車架殼體側部開設的安裝孔固定于所述車架殼體內。
優選的,所述車架殼體設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設置于車架殼體前部與底部的連接處;所述第二斜面設置于所述車架殼體后部與底部的連接處。
優選的,所述車架殼體內還設置有分別用于固定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的固定部。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與車架殼體之間均設有密封部件,以實現車架殼體內部的密封。
優選的,所述車架殼體還設有頂蓋,所述頂蓋上設有天線安裝座。
優選的,所述天線安裝座設有錐形凹槽,所述錐形凹槽的底部用于安裝天線。
優選的,所述車架殼體還設有線連接接口,用于實現通信數據的有線連接。
優選的,所述車架殼體還設有用于安裝攝像頭的安裝接口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車架殼體還設有第三安裝接口,用于安裝照明燈。
上述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體的數量及順序,僅僅是用于名稱的區分。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設置用于安裝前后輪驅動組件的套筒,實現驅動組件的模塊化和車架的集成化,而且所述前輪模塊和后輪模塊可以便捷的更換,同時拆裝套筒也可實現設置于套筒內的驅動組件的整體維修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天線安裝座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沿固定套筒軸線的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的車架殼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模塊化車架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車架殼體,11.固定套,111.頂絲孔,112.安裝孔,12.頂蓋,121.蓋板,13.天線安裝座,131.錐形凹槽,14.有線連接接口,15.第一安裝接口,16.第二安裝接口,17.第三安裝接口,181.第一斜面,182.第二斜面,21.第一固定套筒,31.第二固定套筒,5.密封圈,6.頂絲。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堅直”、“水平”、“中心”、“頂”、“底”、“頂部”、“根部”、“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本實用新型簡化描述,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相連”、“組裝”、“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拆卸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含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瑞春,未經林瑞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981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前縱梁緩沖吸能結構
- 下一篇:一種高強度車身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