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92574.9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975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金國;閆志學;李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為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愛普納杰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入 沉降 變形 監測 分布式 光纖 傳感 系統 | ||
1.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信息處理單元(1)、信號解調單元(2)、信號傳輸單元(3)和光纖傳感器組件(4);
所述信號傳輸單元(3)用于收集所述光纖傳感器組件(4)發出的信號并發送到所述信號解調單元(2)上;
所述信號解調單元(2)用于將所述光纖傳感器組件(4)發出的信號進行解調成為散射光信息;
所述信息處理單元(1)是將所述散射光信息經過分析,轉換成沉降變形值;
所述光纖傳感器組件(4)用于測量地基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沉降變形的量;所述光纖傳感器組件(4)包括若干水平布置于地下且首尾相連的抓地傳感光纜(5),位于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一端部的第一緩沖裝置(6),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為應力應變敏感的傳感光纜,用于感受地基沉降并將沉降量轉換成所述傳感光纜的應力應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裝置(6)包括中空的第一殼體(601),所述第一殼體(601)內設有第一旋轉軸(602),所述第一旋轉軸(602)上套設有可以繞所述第一旋轉軸(602)旋轉的第一套筒(603),所述第一旋轉軸(602)上還套設有第一扭簧(604),所述第一扭簧(604)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旋轉軸(602)和所述第一套筒(603)上,所述第一殼體(601)上對應所述第一套筒(603)的位置開設有第一開口(605),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的其中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開口(605)纏繞在所述第一套筒(603)上且其端部與所述信號傳輸單元(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的另一端設有第二緩沖裝置(7);
所述第二緩沖裝置(7)包括中空的第二殼體(701),所述第二殼體(701)內設有兩根平行布置的第二旋轉軸(702),每根所述第二旋轉軸(702)上套設有第二套筒(703)和第二扭簧(704),所述第二殼體(701)上對應所述第二套筒(703)的位置開設有兩個呈180°布置的第二開口(705),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的另一端穿過其中一個第二開口纏繞在對應的套筒上,與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相鄰的另一個抓地傳感光纜的端部一端穿過另一個第二開口纏繞在另一個的套筒上,兩個所述抓地傳感光纜的端部互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上還設有阻力裝置,所述阻力裝置用于增加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與土壤之間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阻力。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裝置包括套設于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外的螺紋鎧裝,所述螺紋鎧裝包括內部成型有軸向通孔的圓柱狀筒體(8),所述通孔與所述抓地傳感光纜(5)配合,所述筒體(8)的外壁成型有螺紋(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與所述信息處理單元(1)連接的報警組件,所述報警組件包括若干不同顏色的警示燈以及警報通信設備。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植入式沉降變形監測的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光纖傳感器組件中連接著所述信號解調單元(2)的第一個抓地傳感光纜的長度不大于1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為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為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9257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