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放電電路、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92427.1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492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賈東旺;周剛;廖小剛;張建英;徐兵;王茜;暴軍萍;李興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放電 電路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TFT-LCD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放電電路、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柵極外圍電路gate fanout區域走線密集情況下,由于開機瞬間VGL電壓的影響,容易在黑色矩陣BM上產生感應電荷,這些感應電荷會通過BM傳輸到有效顯示AA區中,進而影響液晶取向,直觀的顯示便是在開機瞬間出現邊緣白線,我們將這種開機時出現白線不良的現象稱為開機白線。
為了解決開機白線不良,現有技術一般通過背光延遲的方法進行規避,但這種方法僅適用于影響程度較低的開機白線不良,對于影響程度較大的開機白線往往在幾十秒到幾分鐘之后才消失,因而無法采用背光延遲的方法規避。為進一步解決此不良,部分現有技術采用高阻材料進行BM制作,雖然可以減輕此不良的發生,但仍存在開機彩線不良,即所受影響的像素有原來的R/G/B三列像素變為R或R/G列像素。也就是說,現有技術中所采取的各種措施都不能從根本上規避此不良的發生。
因此,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徹底解決TFT-LCD開機白線不良。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放電電路、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以從根本上解決開機白線不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放電電路,用于顯示面板,所述放電電路包括一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分別連接使能信號端,所述顯示面板中的黑色矩陣,以及地電位;其中,使能信號是與所述顯示面板的開機驅動STV信號同步的信號;
在所述顯示面板開機后,所述控制模塊在所述使能信號的作用下實現所述黑色矩陣與所述地電位之間的導通,在預設時間內將所述黑色矩陣上的感應電荷疏導到所述地電位。
優選地,所述控制模塊包括一晶體管,所述晶體管包括柵極、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
所述柵極連接所述使能信號端,所述第一電極連接所述黑色矩陣,所述第二電極連接所述地電位。
優選地,所述晶體管為N型晶體管。
優選地,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晶體管形成在所述陣列基板的柵極外圍電路gate fanout區域;
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平坦層上,與所述第一電極的走線對應的位置,設有過孔,所述黑色矩陣通過形成在所述過孔處的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的走線連接;
所述柵極與所述顯示面板bonding區的IC引腳連接,由所述IC引腳輸出所述使能信號;
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陣列基板的接地點連接。
優選地,所述導電層具有一凸出塊,所述凸出塊與所述第一電極的走線實現匹配接觸。
優選地,所述導電層具有凹槽,在所述走線上形成有導電的凸起柱,所述凹槽與所述凸起柱實現匹配接觸。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放電電路。
優選地,所述顯示面板為FFS型顯示面板或IPS型顯示面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實施例包括以下優點: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放電電路,該放電電路包括一控制模塊,分別連接使能信號端,黑色矩陣以及地電位,當開機驅動信號STV信號開始時,控制使能信號使黑色矩陣和地電位在開機后的預設時間內導通,從而將開機過程中黑色矩陣上產生的感應電荷疏導到地電位,通過該放電電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開機白線不良。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申請實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放電電路的結構框圖;
圖2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放電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放電電路中形成了過孔和導電層的彩膜基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放電電路與IC引腳和第一電極走線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控制模塊;11-使能信號端;12-黑色矩陣;13-地電位;14-晶體管;15-導電層;16-走線;17-IC引腳;18-接地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924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