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跳繩手柄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88129.5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239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得力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5/20 | 分類號: | A63B5/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駱文軍 |
| 地址: | 3156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跳繩 手柄 | ||
一種跳繩手柄,包括蓋子和本體,所述本體上部與蓋子連接,所述蓋子內設有滾球以及對滾球限位的托架,所述托架的上端面設有內凹,所述滾球位于內凹內,所述蓋子上端設有第一穿線孔,所述滾球設有第二穿線孔,所述托架設有第三穿線孔。跳繩的繩子依次穿過第一穿線孔、第二穿線孔和第三穿線孔,托架與滾球形成了萬向節軸承,當在跳繩過程中繩子在手柄內可任意轉動并復原,不容易打結。當跳繩使用一段時間后,托架與滾球的摩擦造成一定程度損壞后,可按需要更換托架或滾球,以此延長跳繩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跳繩,尤其涉及一種跳繩手柄。
背景技術
跳繩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運動的一種器材,因為它能簡單有效地健身,所以適用范圍和人群十分的廣泛。現有跳繩繩體與接頭的轉動機構在不斷改善,如中國實用新型(公開號CN201520664618),采用魚眼軸承的轉動機構,使跳繩不容易打結。但是跳繩使用時帶動魚眼軸承,會產生的磨損情況,到達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跳繩的使用,目前該設計的轉動機構無法實現拆換,魚眼軸承一旦磨損嚴重就只能放棄使用。如果能改善轉動機構,可以對磨損的魚眼軸承進行更換的話,就可以延長跳繩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收納方便且收納后節省空間、拿取方便的跳繩。
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問題所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跳繩手柄,包括蓋子和本體,所述本體上部與蓋子連接,所述蓋子內設有滾球以及對滾球限位的托架,所述托架的上端面設有內凹,所述滾球位于內凹內,所述蓋子上端設有第一穿線孔,所述滾球設有第二穿線孔,所述托架設有第三穿線孔。
采用以上結構后,跳繩的繩子依次穿過第一穿線孔、第二穿線孔和第三穿線孔,托架與滾球形成了萬向節軸承,當在跳繩過程中繩子在手柄內可任意轉動并復原,不容易打結。當跳繩使用一段時間后,托架與滾球的摩擦造成一定程度損壞后,可按需要更換托架或滾球,以此延長跳繩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部的外壁與所述蓋子的內壁連接,所述托架位于蓋子上端內壁與本體上端之間,所述托架的下端與本體的上端抵合,托架的上端與蓋子上端內壁抵合。本體與蓋子連接后,本體上端就對托架形成限位,這樣的設置不僅簡化產品結構、節約成本,且使用者在拆裝時更簡便。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穿線孔的孔壁為弧面,所述內凹為弧面,第一穿線孔下端的孔徑與內凹弧面的直徑相同;所述的托架上端與蓋子上端內壁抵合后,第一穿線孔與內凹形成容置滾球的腔體,腔體呈球形,滾球的一部分位于內凹上,一部分位于第一穿線孔的孔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穿線孔的軸線與第二穿線孔的軸線為同一直線。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穿線孔的軸線與滾球的軸線為同一直線。
作為優選,所述本體上部的外壁設有外螺紋,所述蓋子的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本體與蓋子通過內外螺紋旋合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跳繩手柄的剖示圖。
如圖所示:1、蓋子,11、第一穿線孔,2、本體,3、滾球,31、第二穿線孔,4、托架,41、內凹,42、第三穿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得力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得力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881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衣物干洗自動存取裝置
- 下一篇:穿戴設備上的長度調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