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光圈4K定焦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85208.0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640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劍煒;劉官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8;G02B1/00;G02B1/04 |
| 代理公司: | 廣東莞信律師事務所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圈 鏡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鏡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光圈4K定焦鏡頭。
背景技術
安防監控中由于物體大小不同,遠近不同,以及鏡頭放大率不同往往需要將畫面放大以更好的識別。然而傳統全高清攝像機像素只有2百萬像素,若需要將監控畫面放大則會因為像素較低使得畫面放大后細節模糊不清。因此近年來安防領域逐漸興起了4K超高清的概念,憑借超高像素,4K安防攝像機即使將畫面放大也能保持比較高的解析度,有利于更好地識別目標。同時安防監控需要全天侯不間斷進行,不但在白天能呈現良好的畫面在微光以及夜晚環境下也需要能呈現清晰明亮的圖像。而圖像亮度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鏡頭光圈大小,一個是圖像傳感器的感光能力。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圖像傳感器的感光能力取決與單個像素面積,單個像素面積越大其受光能力越好往往微光條件下圖像亮度就越高。因此出現了一種1/1.8"的大像面4K圖像傳感器,相比較于目前常見的1/2.5"4K圖像傳感器其顯著增大了單個像素面積,擁有更好的受光能力。
然而目前市面上能達到1/1.8"4K的廣角定焦鏡頭還很少,有些特種鏡頭或許可以達到1/1.8"4K的指標但是往往價格太高或者不具備紅外共焦的能力。因此開發一款大光圈的1/1.8"4K的廣角定焦鏡頭就顯得很有必要。對于傳統玻璃球面鏡片而言,其矯正像差的能力有限,同時價格較高。若需要設計一款4K超高清,大光圈的廣角定焦鏡頭則需要較多的鏡片,無疑使得鏡頭的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市場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光圈4K定焦鏡頭,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不足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大光圈4K定焦鏡頭,包括沿光軸從物方至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和第八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八透鏡為玻璃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第六透鏡和第七透鏡為塑料非球面透鏡。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鏡、第六透鏡和第七透鏡分別與整個鏡頭滿足如下條件式:
2<∣f2/f∣<6;
0.8<∣f6/f∣<4;
0.8<∣f7/f∣<5;
0.4<∣f6/f7∣<4.5;
其中,f為整個鏡頭的焦距,f2、f6和f7分別對應第二透鏡、第六透鏡和第七透鏡的焦距。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膠合形成膠合透鏡,所述膠合透鏡與整個鏡頭滿足如下條件式:
3.5<∣fe/f∣<80,其中,fe為膠合透鏡的焦距。
優選地,所述第一透鏡是凸凹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是凹凸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是凸平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四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五透鏡是雙凹負光焦度透鏡,第六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第七透鏡是雙凹負光焦度透鏡,第八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
優選地,所述第一透鏡是凸凹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是凹凸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四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五透鏡是雙凹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六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七透鏡是雙凹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八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
優選地,所述第一透鏡是凸凹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是凹凸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四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五透鏡是雙凹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六透鏡是雙凸正光焦度透鏡,所述第七透鏡是雙凹負光焦度透鏡,所述第八透鏡是凸凹正光焦度透鏡。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光圈4K定焦鏡頭,包括沿光軸從物方至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和第八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八透鏡為玻璃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第六透鏡和第七透鏡為塑料非球面透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852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