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74701.2 | 申請日: | 201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956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馬方正;田紅霞;李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威達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9/02 | 分類號: | F16H59/02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37202 | 代理人: | 丁宏斌 |
| 地址: | 2642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星 減速 調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行星齒輪箱零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
背景技術
電鉆類產品是需求量最大的電動工具,直流充電電鉆具有便攜、使用方便等領域,而被廣泛應用于家裝市場。直流電鉆在工作過程中具有高速旋轉和低速旋轉兩種工作模式,即在鉆孔時高速旋轉,在鎖螺絲時低速旋轉以輸出大扭矩。為了滿足兩種工作模式的要求,直流電鉆減速箱部分一般采用雙速行星齒輪減速箱,通過換擋機構進行調速。雙速行星齒輪減速箱,換擋動作一般靠調速撥桿撥動調速齒圈、通過調速齒圈離合動作來實現的。如圖1-圖3所示,現有調速撥桿結構包含一個主體10,主體上設有定位孔101和折彎102,主體通過定位孔固定在機殼上,形成杠桿結構。該調速撥桿結構包含一個主體10,主體上設有定位孔101和折彎部102,折彎部102為一個橫向折彎,與主體間呈L形結構,調速撥桿通過定位孔101固定在機殼上,形成杠桿結構,折彎部102的前端作用于調速齒圈20外壁上的環形凹槽201。當進行換擋時,撥動調速撥桿使其由位置A向右撥到位置B,調速齒圈20在調速撥桿的作用下由位置C向左被撥到位置D,實現跟固定機殼離合。但由于折彎部102只有一個橫向的折彎,在撥動過程中不能完全處于調速齒圈中線位置,導致調速齒圈在切換時容易發生傾斜,造成卡頓或空擋現象,從而造成換擋不順暢或者損壞零部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電動工具用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使調速齒圈在換擋過程中的運動更加平穩,避免出現卡頓及空擋現象。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設有定位孔和折彎部,主體通過定位孔固定在機殼上,其特征是所述折彎部由一個橫向折彎和一個豎向折彎組成,折彎部與主體間呈U形結構。
所述豎向折彎與橫向折彎長度比為1:1~3:1。作為一種優選,橫向折彎長度為1-2mm,豎向折彎長度為2-3mm。
本實用新型的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的折彎部為一個橫向折彎和一個豎向折彎,豎向的折彎對調速齒圈提供了一個豎向支撐保護,在撥動調速齒圈的過程中,使調速齒圈的移動更穩定,確保其沿中線移動,從而避免了因調速齒圈的傾斜導致的卡頓或空擋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現有的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結構示意圖。
圖2現有的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與調速齒圈連接示意圖。
圖3現有的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工作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與調速齒圈連接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行星減速箱調速撥桿,包括主體10,所述主體10上設有定位孔101和折彎部102,主體通過定位孔101固定在機殼上,折彎部102由一個橫向折彎102a和一個豎向折彎102b組成,折彎部102與主體間呈U形結構。豎向折彎102b與橫向折彎102a長度比為1:1~3:1。作為一種優選,橫向折彎102a長度為1-2mm,豎向折彎102b長度為2-3mm。
如圖2和圖3所示,當進行換擋時,撥動調速撥桿使其由位置A向右撥到位置B,折彎部102的前端作用于調速齒圈20外壁上的環形凹槽201,由于杠桿原理,調速齒圈20由位置C向左被撥到位置D,實現跟固定機殼離合。由于折彎部102有一個豎向折彎201b,對調速齒圈20提供了一個豎向的支撐保護。在撥動調速齒圈20的過程中,使調速齒圈20的移動更穩定,確保其沿中線移動,從而避免了因調速齒圈20的傾斜導致的卡頓或空擋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威達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威達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747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單穩態旋鈕式電子換擋機構
- 下一篇:車載超聲波定向拾音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