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72264.0 | 申請日: | 201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932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年;庚佳;劉旭峰;徐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24/12 | 分類號: | B01D24/12;B01D24/46;B01D24/48 |
| 代理公司: | 沈陽之華益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汪洋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 水位報警裝置 自動閥門 出水管 反沖管 過濾腔 膜片 過濾 過濾器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反沖洗裝置 初步過濾 單向導流 彈簧底座 調壓彈簧 調壓裝置 活塞行程 活塞運動 雜質堵塞 自動沖洗 活塞 出水孔 高度差 過水管 進水口 可循環 棄流管 水壓力 微調桿 污水腔 殼體 流體 排出 上浮 沖洗 積水 堵塞 污水 | ||
本實用涉及一種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屬于過濾器技術領域。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包括殼體,過濾腔,污水腔,進水口,棄流管,出水管,反沖管,過水管,出水孔,調壓裝置,調壓彈簧,彈簧底座,膜片,微調桿,活塞行程腔,活塞,水位報警裝置,自動閥門,單向導流門。當過濾材質被過濾雜質堵塞,導致過濾腔內積水增加,膜片上浮帶動活塞運動,關閉出水管,在反沖管中高度差和靜水壓力的作用下,實現對反沖洗裝置的自動沖洗。沖洗結束后,通過水位報警裝置控制自動閥門,將污水排出,可循環工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工作全自動效率高,不易堵塞,適合對一般流體的初步過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過濾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口快速增長,工業,農業和生活供水需求不斷升級,水危機已成為全球化的熱點問題之一。我國很多城市處于缺水狀態,各類水資源的二次利用都可以極大地緩解城市的水資源短缺,而且對城市水環境復合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與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常見過濾裝置極易堵塞,無法長期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主要為了開發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自動工作效率極高,不易堵塞,適合對一般流體的初步過濾的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使最終收集的凈化水可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包括殼體(1),過濾腔(2),過濾材質(2-1),污水腔(3),進水口(4),棄流管(5),出水管(6),反沖管(7),過水管(8),出水孔(9),調壓裝置(10),調壓彈簧(10-1),彈簧底座(10-2),膜片(10-3),微調桿(10-4),活塞行程腔(10-5),活塞(10-6),水位報警裝置(11),自動閥門(12),單向導流門(13),所述的殼體(1)上表面中心位置開口設有進水口(4),殼體(1)內部分為過濾腔(2)和污水腔(3),二者之間無實體間隔,過濾腔(2)內由過濾材質(2-1)填充,過濾材質(2-1)邊緣即是過濾腔(2)和污水腔(3)的區分邊緣,過濾腔(2)設置在污水腔(3)下部;反沖管(7)、水位報警裝置(11)和單向導流門(13)設置在殼體(1)的一側,且設置順序由下至上依次為反沖管(7)、單向導流門(13)、水位報警裝置(11);棄流管(5)、出水管(6)、調壓裝置(10)、自動閥門(12)設置在殼體(1)的另一側,且調壓裝置(10)位置高于棄流管(5),棄流管(5)設置在過濾腔(2)與污水腔(3)交界處,出水管(6)設置在過濾腔(2)底部;反沖管(7)下端連接過水管(8),并與出水管(6)相通,過水管(8)固定在過濾腔(2)底部,過水管(8)上部等間距開設有出水孔(9)調壓裝置(10)的膜片(10-3)與棄流管(5)出口位置齊平;
調壓裝置(10)固定于殼體(1)側壁上,調壓彈簧(10-1)兩端分別連接彈簧底座(10-2)和膜片(10-3),微調桿(10-4)兩側分別連接膜片(10-3)和活塞(10-6),無水壓作用時,活塞(10-6)處于活塞行程腔(10-5)內,出水管(6)開啟。
進一步地,所述的水位報警裝置(11)控制自動閥門(12)。
進一步地,所述的過濾腔(2)內的過濾材質(2-1)為PP濾棉或活性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建筑大學,未經沈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722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