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66669.3 | 申請日: | 2017-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004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倪鑫鑫;呂正勇;魏麗;任貝;朱湖地;苗竹;李淑彩;徐怒潮;申坤;張巖;何嘉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61 | 分類號: | C02F1/461;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靜潔 |
| 地址: | 10009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染地下水 藥泵 水泵 依次連接 沉淀池 集水池 截流井 混凝沉淀技術 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 二次污染 水流方向 微電解罐 有機結合 出藥口 儲藥罐 配藥罐 微電解 水力 截流 | ||
1.一種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Cr(Ⅵ)污染地下水下游的多個截流井,沿水流方向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集水池(1)、第一水泵(2)、微電解罐(3)、第二水泵(4)、沉淀池(5)、第三水泵(6)和過濾器(7),每一所述截流井均與所述集水池(1)連接,所述過濾器(7)的出水口連接有用于將水流導排到Cr(Ⅵ)污染地下水上游的導排管(12);
還包括沿藥劑流向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配藥罐(8)、第一藥泵(9)、儲藥罐(10)和第二藥泵(11),所述第二藥泵(11)的出藥口與所述沉淀池(5)連接;
所述微電解罐(3)頂部設置有待電解水入口,底部設置有已電解水出口,其內部從下至上依次裝填有石英砂層(31)和微電解填料層(32),所述第一水泵(2)的出水口與所述待電解水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水泵(4)的入水口與所述已電解水出口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內鋪設有高密度聚乙烯膜。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層(31)的高度為所述微電解罐(3)高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微電解填料層(32)的高度為所述微電解罐(3)高度的二分之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的池底為漏斗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藥罐(8)為雙桶雙攪拌機型配藥罐,所述儲藥罐(10)為雙桶型儲藥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排管(12)的管徑為20~60m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2)、所述第二水泵(4)和所述第三水泵(6)均為管道離心泵。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Cr(Ⅵ)污染地下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藥泵(9)和所述第二藥泵(11)均為機械隔膜計量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6666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濾水器
- 下一篇:一種全折流連續排渣電氧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