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攪拌站的降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60920.5 | 申請日: | 2017-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533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輝;方聯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冠峰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6 | 分類號: | B01D47/06;B01D47/16;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598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 降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站降塵技術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攪拌站的降塵裝置。
背景技術
攪拌站路面由于特殊的環境和作業條件,一般都需要用灑水車對路面進行定期的灑水作業,以起到降塵的效果;在攪拌站內放置有檢測揚塵濃度的粉塵檢測儀,當粉塵檢測儀顯示超標時,報警以提醒人們去給攪拌站進行降塵工作,以減少粉塵對工作者以及周邊環境的嚴重影響。
但是當粉塵檢測儀在發出警報時,沒有操作者能夠及時的給攪拌站的工作環境進行及時的降塵處理時,粉塵一直存在,從而導致粉塵濃度過高的問題,因此設置一種能夠在粉塵檢測時檢測達到預設值時自動給周圍環境進行降塵處理的裝置是目前特別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攪拌站的降塵裝置,達到粉塵檢測儀在達到預設值時降塵裝置自動噴灑水霧,以減少空氣中粉塵含量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攪拌站的降塵裝置,包括粉塵檢測儀,所述粉塵檢測儀連接有驅動器,所述驅動器在粉塵檢測儀檢測至預設值時啟動,所述驅動器旋轉連接有用于將水轉換成霧化狀的霧化組件。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粉塵檢測儀達到預設值時,驅動器帶動霧化組件旋轉,將連通于霧化組件的水,進行離心運動不斷的將水轉換成水霧狀,使得水霧狀的水與空氣中的粉塵不斷接觸,以減少空氣中粉塵含量;通過粉塵檢測儀的達到預設值時驅動器的旋轉,以實現自動給攪拌灑水降塵的目的。
進一步,所述霧化組件包括與驅動器自帶轉軸同軸心設置的旋轉頭、旋轉連接于旋轉頭的出水管以及套設于出水管的旋轉腔體;所述出水管、旋轉頭以及旋轉腔體相互連通,所述旋轉腔體設有多個連通旋轉腔體外壁的灑水孔,所述旋轉腔體與旋轉頭之間設置有驅動旋轉腔體旋轉的齒輪組。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通于旋轉頭的出水管以及套設出水管的旋轉腔體,且旋轉腔體與旋轉頭連通,實現出水管流出的水流入旋轉腔體中;通過驅動器帶動旋轉頭旋轉,使得流出于旋轉頭的離心甩出,并從灑水孔中甩出旋轉腔體,通過齒輪組,旋轉腔體相對旋轉頭旋轉,使得水不斷被離心甩出,從而實現甩出于旋轉腔體的水呈霧化狀,以便于更好的與粉塵進行接觸。
進一步,旋轉腔體的軸心位置設有容置槽,出水管置于容置槽內。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容置槽,以使得旋轉腔體相對出水管旋轉的更加穩定。
進一步,齒輪組包括套接于旋轉頭的旋轉齒,設置于容置槽內且嚙合于旋轉齒的驅動齒;出水管和旋轉頭分別套設有與容置槽緊密連接的軸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旋轉齒與驅動齒的嚙合,以及出水管與旋轉頭別套設有與容置槽緊密連接的軸承,使得驅動器帶動旋轉頭旋轉,旋轉頭帶動旋轉腔體旋轉,使得旋轉頭與旋轉腔體之間相對旋轉,更加容易將水打散
進一步,旋轉頭的底端與出水管的頂端設置有相互套接旋轉的滑塊和滑槽。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滑塊和滑槽,使得旋轉頭與出水管之間旋轉的更加順暢,且使得旋轉頭難以脫離出水管,旋轉頭旋轉的更加穩定。
進一步,所述驅動器與旋轉頭之間連接有擋板,擋板與旋轉頭頂部之間連接有連接筒,連接筒開設有多個噴水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擋板和噴水孔,使得水被甩出于出水管時,通過擋板改變水橫向噴出,以便于水更好的從灑水孔噴出。
進一步,最低位的灑水孔與旋轉腔體底端的距離范圍為10cm至12.5cm之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最低位的灑水孔與旋轉腔體底端的距離范圍在10cm至12.5cm之間,使得未灑出的水在旋轉腔體的底端匯集,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進一步,所述旋轉頭的頂端設置有朝向地面的斜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斜板,以便于在旋轉頭停止旋轉頭,繼續流出的水在斜板的引流下流至旋轉腔體的底端,且降低了水流入容置槽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旋轉的霧化組件,提高了噴出于旋轉腔體的水霧化程度更高;
其二:設置的齒輪組,使得旋轉頭的旋轉帶動旋轉腔體的旋轉,使得水在旋轉頭與旋轉腔體內離心甩出于旋轉腔體時,霧化程度更高;
其三:最低位的灑水孔與旋轉腔體底端的距離范圍在10cm至12.5cm之間,使得未灑出的水在旋轉腔體的底端匯集,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降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中霧化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冠峰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冠峰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609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