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烹飪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44681.4 | 申請日: | 201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868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旭輝;丁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蘇泊爾家電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華律師事務所 11336 | 代理人: | 劉明霞;郭佳寅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鍋 攪拌裝置 蓋體 烹飪器具 凸出部 底端 煲體 本實用新型 上連接件 凹陷部 馬達驅動 烹飪空間 中心軸線 可開合 可旋轉 偏移 刮傷 馬達 偏離 容納 驅動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烹飪器具,其包括煲體、蓋體和攪拌裝置,煲體中設置有內鍋;蓋體可開合地設置于煲體之上,并能夠在蓋體和內鍋之間構成烹飪空間,蓋體中設置有上連接件和用于驅動上連接件旋轉的馬達;攪拌裝置位于內鍋中,并設置為由馬達驅動而相對于內鍋可旋轉,其中,攪拌裝置的底端和內鍋的內底表面中的一個具有凸出部,兩者中的另一個具有用于容納凸出部的凹陷部,凸出部與凹陷部配合以防止攪拌裝置的底端偏離內鍋的中心軸線。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可防止所述攪拌裝置偏移。從而可避免攪拌裝置的底端與內鍋的其他部分接觸,避免刮傷內鍋的涂層。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炊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具有攪拌功能的烹飪器具(例如電飯煲、炒菜機等)的攪拌裝置通常與內鍋的底部間隔一定距離。烹飪過程中,通過攪拌裝置相對于食物移動而攪拌食物,使得烹飪器具中的食物受熱均勻,但攪拌裝置在工作時可能偏離內鍋的中心軸線,容易刮擦內鍋的涂層,影響烹飪效果。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烹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在實用新型內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例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為了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體,所述煲體中設置有內鍋;
蓋體,所述蓋體可開合地設置于所述煲體之上,并能夠在所述蓋體和所述內鍋之間構成烹飪空間,所述蓋體中設置有上連接件和用于驅動所述上連接件旋轉的馬達;以及
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位于所述內鍋中,并設置為由所述馬達驅動而相對于所述內鍋可旋轉,
其中,所述攪拌裝置的底端和所述內鍋的內底表面中的一個具有凸出部,兩者中的另一個具有用于容納所述凸出部的凹陷部,所述凸出部與所述凹陷部配合以防止所述攪拌裝置的底端偏離所述內鍋的中心軸線。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具有內鍋和位于其中的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的底端和所述內鍋的內底表面中的一個具有凸出部,兩者中的另一個具有用于容納所述凸出部的凹陷部,所述凸出部與所述凹陷部配合以防止所述攪拌裝置偏移。從而可避免攪拌裝置的底端與內鍋的其他部分接觸,避免刮傷內鍋的涂層。
可選地,所述凸出部構造為圓柱形凸起,所述凹陷部構造為圓柱形凹陷。
由此,圓柱形凸起能夠與圓柱形凹陷順滑地配合,兩者之間的摩擦力較小。
可選地,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陷部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引導部,以用于引導所述凸出部與所述凹陷部兩者的相向移動。
由此,可便于凸出部和凹陷部的配合。
可選地,所述攪拌裝置進一步包括:
下連接件,所述下連接件與所述上連接件可分離地連接;以及
支撐柱,所述支撐柱與所述下連接件連接并設置有攪拌葉片。
由此,支撐柱可通過下連接件與上連接件連接。
可選地,所述支撐柱的底端設置有所述凹陷部,所述內鍋的內底表面設置有所述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內鍋的中心軸線重合。
由此,凹陷部設置在支撐柱的底端,而凸出部設置在內鍋上。
可選地,所述支撐柱的底端設置有所述凸出部,所述內鍋的內底表面設置有向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內鍋的中心軸線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蘇泊爾家電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蘇泊爾家電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446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鍋及具有其的烹飪器具
- 下一篇:內鍋和具有該內鍋的烹飪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