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張力減徑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44648.1 | 申請日: | 201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255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玉;劉懷玉;石滿鷹 | 申請(專利權)人: | 鑫鵬源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9/10 | 分類號: | B21B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楊明 |
| 地址: | 252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張力 減徑機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張力減徑機,涉及鈦管定徑的技術領域,包括第一減徑機和第二減徑機,且所述第一減徑機和第二減徑機沿鋼管軋制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第一減徑機的最大加工外徑不小于所述第二減徑機的最大加工外徑。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張力減徑機能夠實現第一減徑機和第二減徑機同時進行軋制,能夠適應鈦合金的熱塑性變形溫度的特殊要求,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精度。在生產的過程中能夠單獨使用第一減徑機或者第二減徑機,這樣結合經濟適用性更強,產品規格范圍涵蓋大,產品加工成本低,產品的生產效率及市場適用性提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鈦管定徑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微張力減徑機。
背景技術
我國在高端鈦及鈦合金管制造技術方面,生產成本高、工藝流程長、產品質量差與附加值低的問題,通過研、產、用一體化研究,解決鈦及鈦合金無縫管材制造工藝-組織性能-抗腐蝕能力協同控制工藝技術難、制造成本高、產品質量與附加值低等難題,突破高強高耐蝕鈦及鈦合金管制造關鍵技術,通過采用先進制造工藝技術、縮短工藝流程、提高成材率和生產效率以及殘鈦料回收再利用,形成高耐蝕鈦及鈦合金管材的低成本制造技術。并以此為基礎,打造海洋工程用高耐蝕鈦及鈦合金管工業化制造成套技術及產業化平臺。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科技技術的快速增長,鈦及其合金產品在國防軍事、海洋勘探、航天航空、醫藥化工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鈦及其合金的型材生產工藝是確保鈦及其合金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技術。
在熱軋塑性成型領域定徑工藝是最終產品質量的主要工序。
常規定徑機機組在七機架、十二機架、十四機架、二十四機架等工藝模式,但是應用相同的系列機架要想實現多規格范圍涵蓋機架的成本是會相應提高的,應用十四架機架同系列機組搭配沒有十四架兩個規律系列的機架組合,產品規格范圍涵蓋的多,且相應的機架采購費用也會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張力減徑機,以緩解生產多規格的產品的設備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微張力減徑機,包括第一減徑機和第二減徑機,且所述第一減徑機和第二減徑機沿鋼管軋制方向依次設置;
所述第一減徑機的最大加工外徑不小于所述第二減徑機的最大加工外徑。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減徑機包括第一電機、第一減速機和第一軋輥機架;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第一減速機與所述第一軋輥機架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機座;所述第一軋輥機架設置在所述第一機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減徑機包括第二電機、第二減速機和第二軋輥機架;所述第二電機通過第二減速機與所述第二軋輥機架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機座;所述第二軋輥機架設置在所述第二機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減徑機的最大加工外徑為670mm,所述第二減徑機的最大加工外徑為530mm。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軋輥機架數量為7臺。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軋輥機架數量為7臺。
進一步地,還包括換輥裝置,所述換輥裝置包括第一換輥裝置和第二換輥裝置;所述第一換輥裝置設置在第一減徑機一側;所述第二換輥裝置設置在第二減徑機一側;
所述第一換輥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架、第一固定鉤、第一安裝板、第一滑動支架和第一油缸;
所述第一安裝板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固定鉤,且所述第一安裝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動支架上,所述第一油缸與所述第一滑動支架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傳送軌道和第二傳送軌道;且所述第一傳送軌道設置在所述第一減徑機前端,所述第二傳送軌道設置在所述第二減徑機后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鑫鵬源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鑫鵬源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446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