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安全型繼電器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44455.6 | 申請日: | 201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163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樊明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神州金山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47/32 | 分類號: | H01H47/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遠同律師事務所31307 | 代理人: | 劉必榕 |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閔行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 繼電器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繼電器的驅動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安全型繼電器控制電路,可以廣泛應用于一些對繼電器操作有特殊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場合,例如消防、電梯等應用。
背景技術
繼電器是一種常用的電磁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較低的電壓去控制較大電流、較高的電壓的一種“自動開關”。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電磁繼電器的控制端通過小電流產生磁場去吸合或釋放大電壓、大電流端。
通常繼電器的控制端電路如圖1所示:即采用一個三極管或MOS管來驅動控制邊,其原理是:當加載在電阻R1上的控制信號為高時,三極管Q1的集電極和漏極導通,繼電器的控制端上電,繼而在受控端產生吸合動作,控制受控端的大電壓、大電流信號。現有方案的優點是電路簡單,控制方便(采用高低直流電壓就可以進行繼電器的開關控制),但是該方案也有明顯缺點:通常高低電壓信號是由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進行控制,一旦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程序異常或供電異常,可能導致輸出不受控,比如一直高電平輸出。這樣會導致繼電器常開,造成潛在的隱患,尤其是在一些有安全要求的應用場合,通常采用冗余控制確保系統的安全和可靠,但是實施復雜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安全型繼電器控制電路。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全型繼電器控制電路,其特點在于,其包括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運算放大器、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以及三極管;
該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通過該第三電阻和該第四電容與該運算放大器的負輸入端電連接、第二輸出端接地,該運算放大器的正輸入端接地、輸出端通過該第一電容、該第一二極管與該三極管的基極電連接,該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通過該第二電阻與該運算放大器的負輸入端電連接、還通過該第三電容電連接于該第三電阻和該第四電容之間,該第四電阻的一端電連接于該第三電阻和該第四電容之間、另一端接地,該三極管的基極分別通過該第二電容和該第一電阻接地,該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該第一二極管的陽極電連接,該第二二極管的陽極接地,該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繼電器電連接、發射極接地。
較佳地,該三極管為NPN型晶體管。
較佳地,該三極管為MOS管(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較佳地,該MOS管為N溝道MOS管。
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實用新型各較佳實例。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只有在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為一定設定范圍內的振蕩頻率控制信號時,繼電器控制電路才會產生一個可以用于開啟繼電器的電平信號,這樣避免了由于程序異常、供電異常導致的電平異常輸出從而引發繼電器的誤操作的弊端,從而大大增強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通用繼電器的控制端電路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安全型繼電器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安全型繼電器控制電路,其包括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圖2中示出了微控制器)、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運算放大器A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一電阻R1、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以及三極管Q1,其中,該三極管Q1為NPN型晶體管,當然,該三極管Q1還可以為N溝道MOS管。
具體電連接關系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神州金山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神州金山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444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