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發電機轉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44247.6 | 申請日: | 2017-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53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建航;李安民;葉睿;詹建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锠泰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18 | 分類號: | H02K7/18 |
| 代理公司: | 衢州維創維邦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慈程麟 |
| 地址: | 3244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發電機 轉輪 | ||
本實用新型特指一種高效發電機轉輪,屬于發電機轉輪技術領域,包括轉輪主體、外套筒、結合槽、右護套、散熱孔、頂軸槽、補縮墊圈、左護套、油孔、墊圈槽、內套筒、轉軸安裝孔、潤滑墊圈和定位螺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該裝置受力面積較大,在運轉時產生的慣性較大,而且該裝置與發電機轉軸結合比較穩定,不會發生相對摩擦,產生的熱量較少,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該裝置可以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能源傳遞效率較高的高效發電機轉輪。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電機轉輪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高效發電機轉輪。
背景技術
發電機是指將其他形式的能源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它由水輪機、汽輪機、柴油機或其他動力機械驅動,將水流,氣流,燃料燃燒或原子核裂變產生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傳給發電機,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隨著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其替代品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
傳統的發電機通常由定子、轉子、端蓋及軸承等部件構成,在工作時由外力帶動發電機轉子轉動與定子之間產生電磁感應來產生電能,發電機的轉子通常由外部的轉輪帶動,傳統的發電機轉輪結構過與單一,能量傳遞的效率較低,常常造成機械能的浪費,從而降低了發電機的發電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能源傳遞效率較高的高效發電機轉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轉輪主體、外套筒、結合槽、右護套、散熱孔、頂軸槽、補縮墊圈、左護套、油孔、墊圈槽、內套筒、轉軸安裝孔、潤滑墊圈和定位螺栓,所述轉輪主體外側設置有外套筒,外套筒右端設置有結合槽,所述轉輪主體右側設置有右護套,右護套上設置有散熱孔,且右護套與轉輪主體結合處設置有頂軸槽,頂軸槽右端設置有補縮墊圈,所述轉輪主體左側設置有左護套,左護套上設置有油孔,且左護套與轉輪主體結合處設置有墊圈槽,所述轉輪主體內側設置有內套筒,內套筒內側設置有轉軸安裝孔,所述轉軸安裝孔左端設置有潤滑墊圈,且轉軸安裝孔下側設置有定位螺栓,且定位螺栓位于轉輪主體內。
作為優選,所述轉輪主體是由QT250鑄鐵材料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外套筒外側壁設置有凸臺。
作為優選,所述補縮墊圈的厚度設置為2-3mm。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該裝置受力面積較大,在運轉時產生的慣性較大,而且該裝置與發電機轉軸結合比較穩定,不會發生相對摩擦,產生的熱量較少,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該裝置可以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能源傳遞效率較高的高效發電機轉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轉輪主體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輪主體,2、外套筒,3、結合槽,4、右護套,5、散熱孔,6、頂軸槽,7、補縮墊圈,8、左護套,9、油孔,10、墊圈槽,11、內套筒,12、轉軸安裝孔,13、潤滑墊圈,14、定位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锠泰機械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锠泰機械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442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耐磨新型汽車半橋
- 下一篇:玻璃質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