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42051.3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9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明嘉;毛肖林;許銘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深越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王雪镅 |
| 地址: | 523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加 led 效率 背光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化手機、平板、電視、液晶螢幕、可攜帶型電子產品的技術不斷革新,液晶顯示產品呈現出快速更新化、價格低廉化的趨勢,各大部件生產商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炫酷的外觀設計、低成本、增強發光效能無疑成為戰勝對手的強有力武器。
常規的背光模組結構,包括增光片、擴散片、導光板、反射片,并以鐵框和膠框配合組裝作為支架。背光模組用途則為照明或作為液晶模組的發光元件。
目前,由于各液晶模組追求薄化,相對地背光模組也需變薄。而背光模組的導光板為了減少熱漲冷縮的影響而會采用玻璃導光板,但由于玻璃導光板過薄會導致LED入光效率不佳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包括以鐵框和膠框配合組裝的支架、設置于所述支架的LED背光源、設置于所述LED背光源一側的導光板、設置于所述導光板上的擴散板,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側部設置有膠帶,所述膠帶包括第一膠部和第二膠部,所述第一膠部與所述第二膠部組成倒“L”型;
所述第一膠部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膠部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所述第二膠部朝向所述LED背光源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依次排列的“V”型槽。
所述第一膠部與所述第二膠部為一體結構。
所述第一膠部與所述第二膠部之間通過騎縫線相連。
所述第一膠部與所述第二膠部為相互獨立的兩個部件。
所述膠帶設置為透明膠帶。
所述膠帶通過黏性的膠黏貼在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側部。
所述導光板設置為玻璃導光板。
所述導光板的厚度設置為0.15mm~3mm。
所述導光板的厚度設置為1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包括以鐵框和膠框配合組裝的支架、設置于支架的LED背光源、設置于LED背光源一側的導光板、設置于導光板上的擴散板,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側部設置有膠帶,膠帶包括第一膠部和第二膠部,第一膠部與第二膠部組成倒“L”型;第一膠部設置于導光板的上表面,第二膠部設置于導光板的入光面,第二膠部朝向LED背光源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依次排列的“V”型槽。該膠帶能夠增加LED背光源進入導光板的面積,進而增加入光效率,并能夠散射LED光暈,在實現增加LED入光效率的同時,可相對減少LED數量或亮度的需求,或減少光學膜片對增亮的需求,從而減少材料的成本,進而提升產品競爭力。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并適合大規模生產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組的膠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LED背光源1;
導光板2;
膠帶3、第一膠部31、第二膠部32、“V”型槽30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深越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深越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420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