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然冷卻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39739.6 | 申請日: | 201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967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馮劍超;劉志輝;許榮興;龐曉風;任聰穎;李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納源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30;F24F11/89;H05K7/20;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8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然 冷卻 模塊 | ||
1.一種自然冷卻模塊,包括至少一個熱管換熱器、中間換熱器、風機、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管換熱器、中間換熱器設置在所述框架內,所述風機設置在所述框架頂部的出風口處,所述框架的側壁設有進風口;
各所述熱管換熱器均包含進口、出口;
所述中間換熱器包括冷側、熱側,所述冷側、熱側均包含進口、出口;
所述中間換熱器的冷側進口與所述熱管換熱器的出口連通,冷側出口與所述熱管換熱器的入口連通;
所述中間換熱器的熱側進口與回水管路連通,熱側出口與供水管路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兩個側壁形成進風面,所述熱管換熱器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熱管換熱器整體呈V字形或Ⅱ字形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一個側壁形成進風面,所述熱管換熱器的數量為一個換熱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為可調速風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換熱器中采用氟利昂類制冷工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換熱器置于所述熱管換熱器的下方,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所述熱管換熱器與中間換熱器之間的制冷工質流動利用重力驅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換熱器冷側進口位置,設有泵和儲液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換熱器外部設有保溫和伴熱帶,供冬季嚴寒地區使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換熱器是板式換熱器、殼管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中的任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卻模塊進一步包括電控箱、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控箱根據溫度傳感器探測的溫度情況可控制所述風機的速度從而保障節能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納源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納源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3973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央空調水源熱泵系統
- 下一篇:一種新型智能化節能霧化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