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空氣微生物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38827.4 | 申請日: | 2017-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622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亞維;周巖;張瑞;于麗莉;童文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M1/26 | 分類號: | C12M1/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2101 吉林省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氣 微生物 收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氣微生物收集裝置,包括吸風機構、第一收集機構、第二收集機構、第三收集機構及控制機構,吸風機構包括防塵網、風機及高效過濾網,第一收集機構包括第一出風管、第一風機及第一篩網,第一風機及第一篩網均設置在第一出風管內,第二收集機構包括第二出風管、第二風機及第二篩網,第二風機及第二篩網均設置在第二出風管內,第三收集機構包括第三篩網、出風管及排氣閥,排氣閥設置在出風管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空氣微生物收集裝置,可以區分收集空氣中不同個體大小的微生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生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氣微生物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存在著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微生物,空氣中也不例外。雖然空氣不是微生物棲息的良好環境,但由于氣流、灰塵和水沫的流動,人和動物的活動等原因,仍有相當數量的微生物存在。
空氣是人類保持正常活動的物質條件,并與人類鍵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隨著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空氣微生物采樣檢測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已研制出各類空氣微生物檢測儀器,在檢測空氣微生物時需要先收集空氣樣本,現有的空氣微生物檢測收集裝置通常只能采集限定大小的微生物,不同采集不同個體大小的微生物。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空氣微生物收集裝置,可以區分收集空氣中不同個體大小的微生物。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空氣微生物收集裝置,包括吸風機構、第一收集機構、第二收集機構、第三收集機構及控制機構,吸風機構包括防塵網、風機及高效過濾網,第一收集機構包括第一出風管、第一風機及第一篩網,第一風機及第一篩網均設置在第一出風管內,第二收集機構包括第二出風管、第二風機及第二篩網,第二風機及第二篩網均設置在第二出風管內,第三收集機構包括第三篩網、出風管及排氣閥,排氣閥設置在出風管上。
進一步的,第一篩網的篩目范圍為400-800目,第二篩網的篩目范圍為800-1250目,第三篩網的篩目范圍為1250目以上。
進一步的,吸風機構與第一收集機構之間還設有空氣流量計,空氣流量計與控制機構電連接。
有益效果:
第一收集機構、第二收集機構和第三收集機構內設置的第一篩網、第二篩網和第三篩網可以依次收集不同個體大小的微生物,防塵網和高效過濾網可以過濾掉空氣中的塵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處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1中C處放大示意圖。
其中,吸風機構1,防塵網11,風機12,高效過濾網13,第一收集機構2,第一出風管21,第一風機22,第一篩網23,第二收集機構3,第二出風管31,第二風機32,第二篩網33,第三收集機構4,第三篩網41,出風管42,排氣閥43,控制機構5,空氣流量計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未經吉林農業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388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拖拉機的減震機構
- 下一篇:建筑混凝土性能檢測取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