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擺線油泵實驗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38331.7 | 申請日: | 2017-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791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朱長松;王德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邑恒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13/20 | 分類號: | F16N1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1500 山東省德州市臨***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擺線 油泵 實驗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擺線油泵實驗平臺。
背景技術
細紗油浴車頭通過擺線油泵循環上油,實現各傳動組件順暢運行,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擺線油泵的轉子軸、葉輪等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造成上油不良,此時需要將擺線油泵拆下,待維修完畢后再進行裝配,但是此過程中無法判斷擺線油泵的維修質量,導致擺線油泵在未完全修好的情況下進行裝配,使得拆卸、裝配頻繁進行,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設備頻繁關停也給產品的產量、質量造成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對擺線油泵進行維修質量檢測的擺線油泵實驗平臺。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擺線油泵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擺線油泵、底座及安裝在底座上的電機、上油槽、下油槽和固定座,所述擺線油泵安裝在固定座內,所述電機設置在固定座一側并與所述擺線油泵連接,所述上油槽安裝在所述擺線油泵上部且擺線油泵的出油口與上油槽連通,下油槽安裝在所述擺線油泵下部且擺線油泵的進油口通過油管與下油槽連通。
所述上油槽位于下油槽上部且上油槽底面上設有與下油槽對應的落油孔。
所述上油槽內設有與擺線油泵的出油口對應的防濺罩。
所述電機底部通過減震彈簧與所述底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可以實現擺線油泵裝配前的檢測,對于合格的擺線油泵可直接上機裝配或備用,不合格的擺線油泵重新維修,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了產品產量及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電機、3固定座、4擺線油泵、5上油槽、6下油槽、7防濺罩、8落油孔、9油管、10減震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根據附圖1所示:一種擺線油泵4實驗平臺,包括擺線油泵4、底座1及安裝在底座1上的電機2、上油槽5、下油槽6和固定座3,其中:
所述擺線油泵4安裝在固定座3內,固定座3采用細紗油浴車頭的原裝固定座,使實驗平臺與實際裝配效果統一,所述電機2設置在固定座3一側并與所述擺線油泵4連接,通過電機2驅動擺線油泵4進行虛擬上油作業,所述上油槽5安裝在所述擺線油泵4上部且擺線油泵4的出油口與上油槽5連通,下油槽6安裝在所述擺線油泵4下部且擺線油泵4的進油口通過油管9與下油槽6連通,實驗時,擺線油泵4將下油槽6內的油液輸送至上油槽5內,輸送過程順暢則證明維修合格。
所述上油槽5位于下油槽6上部且上油槽5底面上設有與下油槽6對應的落油孔8,通過該落油孔8可以將上油槽5內的油液落入下游槽內,使之與擺線油泵4的上油共同構成使油液循環在上油槽5和下油槽6之間通道,不需要人工對油液進行轉移。
所述上油槽5內設有與擺線油泵4的出油口對應的防濺罩7,擺線油泵4將油液輸送至上油槽5后會出現井噴效果,通過該防濺罩7的設置可以防止油液落入上油槽5以外區域,即避免了油液浪費,又保障了環境及設備的潔凈。
所述電機2底部通過減震彈簧10與所述底座1連接,有效避免了電機2震動對其它組件的影響,保障了實驗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邑恒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臨邑恒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383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