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池測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36489.0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90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江;崔娜娜;王民波;王少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楊依展 |
| 地址: | 363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測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池生產制造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電池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對電池,如圓柱電芯進行充放電測試時,電芯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產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這會導致圓柱電芯的溫度快速上升,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一方面,電芯的各項電化學性能就會受到影響,例如克容量、充放電效率、循環性能、倍率性能、高低溫性能、安全性能等,從而降低圓柱電芯的質量及測試結果,另一方面,如果熱量不能及時散發時,圓柱電芯表面就可能會出現自燃、爆炸現象,這同樣影響圓柱電芯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能,影響測試安全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電池測試裝置,其克服了背景技術中電池測試所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池測試裝置,包括電池,還包括耐火裝置、上頂針、下頂針、感溫探頭、控制器、惰性氣體裝置和控制閥;所述耐火裝置包括下耐火部分和上耐火部分,所述上耐火部分能相對下耐火部分上下活動且上耐火部分和下耐火部分能配合形成有恒溫腔體;所述上頂針裝設在上耐火部分內,所述下頂針裝設在下耐火部分內,所述電池頂抵在上頂針和下頂針之間,且電池、上頂針和下頂針都位于恒溫腔體內;其中,
所述感溫探頭裝接在耐火裝置內,所述惰性氣體裝置通過控制閥與所述恒溫腔體接通;所述控制器與感溫探頭和控制閥信號連接以控制恒溫腔體內溫度恒定。
一實施例之中:還包括裝設在上耐火部分外的數據器,所述數據器與感溫探頭信號連接,所述數據器通過數據線信號連接控制器。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感溫探頭采用紅外探測器頭。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耐火裝置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上耐火部分包括頂壁和由頂壁周緣向下延伸的上周壁,所述下耐火部分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周緣向上延伸的下周壁,所述上周壁和下周壁適配套接且能相對上下滑動;所述上頂針固接在頂壁之下,所述下頂針固接在底壁之上。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上耐火部分開設有內外貫穿的進氣口,另設管道接通進氣口和控制閥。
一實施例之中:所述頂壁底面凹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設有貫穿至頂壁頂面的上述的進氣口;所述上頂針固接在凹槽的槽底處且朝下布置,所述感溫探頭固接在凹槽的槽底處且朝下布置,且感溫探頭和上頂針間隔布置。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1、上耐火部分能相對下耐火部分上下活動且上、下耐火部分能配合形成有恒溫腔體,上、下頂針分別裝設在上、下耐火部分內,電池頂抵在上頂針和下頂針之間,且電池、上、下頂針都位于恒溫腔體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感溫探頭裝接在耐火裝置以獲取恒溫腔體的實時溫度,控制器依據恒溫腔體實時溫度控制控制閥,控制惰性氣體的流速和流量,在充放電時惰性氣體能快速的把電芯內部釋放出來的熱量通過換熱的方式快速進行消耗,避免太多熱量留在電芯中,保證測試過程中電芯表面溫度保持在一個恒定的范圍內,實現電芯表面溫度的均衡性,同時增強電芯各項電化學性能。
2、還包括裝設在上耐火部分外的數據器,數據器信號連接感溫探頭,數據器通過數據線信號連接控制器,提高裝置的穩定性。
3、耐火裝置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方便用戶查看惰性氣體進入恒溫腔的情況。
4、上耐火部分包括頂壁和由頂壁周緣向下延伸的上周壁,下耐火部分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周緣向上延伸的下周壁,上周壁和下周壁適配套接且能相對上下滑動,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電池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查閱圖1,電池測試裝置,包括電池6、耐火裝置5、上頂針4a、下頂針4b、感溫探頭3、控制器9、惰性氣體裝置7和控制閥10,該控制器9如計算機。
所述耐火裝置5包括下耐火部分和上耐火部分,所述上耐火部分能相對下耐火部分上下活動且上耐火部分51和下耐火部分52能配合形成有恒溫腔體53;具體結構中:所述上耐火部分51包括頂壁和由頂壁周緣向下延伸的上周壁,所述下耐火部分52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周緣向上延伸的下周壁,所述上周壁和下周壁適配套接且能相對上下滑動,處于套接狀態的下耐火部分和上耐火部分配合形成有上述的恒溫腔體5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364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有吸附孔的傳輸裝置、焊接設備以及傳輸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效率鋼管輸送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