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SDN的變電站站內通信引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135051.0 | 申請日: | 2017-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306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川;黃在朝;陶靜;陳磊;郭經紅;李炳林;喻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H04L12/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陳博旸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業務數據 變電站 交換機 引流 引流系統 鏡像端口 通信 發送控制信息 業務數據轉發 本實用新型 匯聚交換機 業務交換機 數據流 分析終端 集中控制 接收業務 鏡像操作 控制信息 臺控制器 業務服務 控制器 細粒度 智能化 自動化 發送 | ||
1.一種基于SDN的變電站站內通信引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臺控制器,用于確定需要引流的業務數據和發送控制信息;
若干臺第一交換機,用于接收業務數據和所述控制信息,并對業務數據中需要引流的業務數據進行鏡像,并發送鏡像的業務數據;
至少一臺第二交換機,用于接收所述鏡像的業務數據,并將鏡像的業務數據轉發至分析終端;
每個所述第一交換機均設有業務端口和鏡像端口,所述第一交換機通過業務端口接收業務數據,通過所述鏡像端口向所述第二交換機發送所述需要引流的業務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N的變電站站內通信引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二交換機均設有鏡像接收端口和匯聚端口,所述第二交換機通過鏡像接收端口接收所述第一交換機發送的鏡像的業務數據,通過所述匯聚端口向所述分析終端發送所述鏡像的業務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DN的變電站站內通信引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換機的匯聚端口被分配在同一個虛擬局域網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N的變電站站內通信引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第一交換機發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二交換機發送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引流識別標識和鏡像規則,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二交換機的輸入端口與輸出端口的匹配規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DN的變電站站內通信引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交換機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交換機均設有帶外管理端口,并通過所述帶外管理端口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帶外管理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N的變電站站內通信引流系統,其特征在于,當在多個相互物理隔離的通信網絡中進行通信引流操作時,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和若干臺域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確定每臺所述第一交換機所在的通信網絡;
所述域控制器用于確定對應的通信網絡中需要引流的業務數據并向對應的通信網絡中的所述第一交換機發送用于識別所述業務數據的控制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13505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